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咽喉病变部位“九曲十八弯” 内镜专家超高技巧微创剥离病灶

2020-01-07作者:静静资讯
病例

(通讯员 钟萱)来自福建的陈先生今年近60岁,3个月前出现了吞咽不适的症状,于是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发现,陈先生食管黏膜上有一小片黏膜糜烂,病理为不典型增生,当地医院建议陈先生接受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在微创手术进行前,当地医生偶然发现陈先生的咽部也有一块粗糙黏膜,高度怀疑有不典型的增生,并在电子喉镜下对咽部的可疑病变进行了活检。不出所料,咽部病灶的病理为鳞状上皮高级别瘤变,如果不做处理,一定会进展成为癌。为了对病灶进行彻底的治疗,当地耳鼻喉科医生建议陈先生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需要切除部分咽喉部结构,这对陈先生及其家人而言,如同晴天霹雳。因为喉切除后解剖结构改变,患者可能会失去正常的发声、吞咽、呼吸功能。思虑再三,陈先生一家决定来上海求医。

陈先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耳鼻喉科周旭副主任医师为他重新进行了喉镜检查,发现右侧杓会厌劈粗糙新生物,右侧会厌及右侧梨状窝似有累及,左侧声带可见白斑样新生物。

经过反复观察,初步判断陈先生左侧声带的病变为白斑可能性大;而右侧杓会厌劈的病灶有癌变的可能,但是应该还属于早期比较表浅的病变,可以尝试内镜下进行完整的剥离,这样既能够保留原有完整的解剖结构,又能彻底切除病灶。于是周旭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联系了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

12月24日下午,一场紧张的手术开始了。既往这类手术常见的病变部位是梨状窝及咽后壁,而此次患者的病变累及的范围解剖比较复杂,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周平红教授还特地邀请了耳鼻喉科的周旭副主任医师、沈纳副主任医师和伍大权主治医师在场协作,共同为病人保驾护航。麻醉科医师也非常重视,全程严密监测,避免患者在术中发生误吸、呛咳。

周平红教授首先对患者食管的病变进行了切除,4.5cm长的病变,20分钟便顺利完成切除,手术过程没有任何出血穿孔。

接下来便是这次手术的重头戏——咽喉部病变!首先由耳鼻喉科团队将患者左侧声带病变处理妥当。为了更好辨认右侧杓会厌劈区病灶范围,周平红教授先对病灶进行了碘染色,染色后发现病灶范围远比术前所看到的广泛,累及会厌右侧1/2喉面及部分舌面、右侧杓会厌劈、梨状窝内侧壁、前外侧壁以及部分食管入口处黏膜。周主任首先对病灶的范围进行了标记,随后运用水刀对病灶周围的黏膜进行切开。由于咽喉部的解剖空间非常的狭小复杂,一不小心就会在切割的时候迷失方向或者对正常的组织造成切割损伤,这就要求主刀医生具有高超的操作技巧和手术经验。切开周围粘膜后,周平红教授对病灶进行黏膜下剥离,由于会厌的软骨菲薄且缺乏黏膜下层,剥离起来十分困难,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稍有不慎造成会厌软骨损伤穿孔的话,病人以后进食将很可能会发生呛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操作,手术顺利结束,会厌软骨及其他咽喉部结构得以完整保留!

考虑手术部分比较特殊,为了避免患者手术结束后过早拔除气管导管,术后声门区组织水肿造成窒息,患者手术后转入了监护室进一步观察,术后第一天顺利拔除了气管导管。术后患者声音稍有嘶哑,为排除手术中环杓关节及神经损伤的可能,耳鼻喉科医生为患者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双侧声带活动良好,会厌及下咽部粘膜组织也没有明显水肿,表明等声带粘膜的轻度水肿消退后,患者的发声就会恢复正常了。

9天后,患者顺利出院,发声也恢复了正常。陈先生不禁热泪盈眶,“中山医院的手术团队太厉害了!既帮我切除了病变,又保住了声带,万分感谢!”。

随着近年来内镜诊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咽喉部早癌得到诊断,这一些患者往往没有特殊的症状,都是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偶然发现的,特别是有食管鳞状癌或食管鳞状上皮癌前病变的患者,合并下咽癌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使用NBI(窄带成像)可以帮助内镜医生更容易发现早癌。内镜下切除技术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能够不改变患者的解剖结构,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