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然而人们对不断发展的IBS定义或治疗对症状稳定性的影响却知之甚少。因此,意大利和英国学者联合对自述患有IBS的个体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纵向随访,以期对IBS症状稳定性进行研究。文章发表于《美国胃肠病杂志》[Am J Gastroenterol. 2021,116(2):362]2月刊。
研究者通过3家为IBS患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收集了自述患有IBS的成人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胃肠道症状、情绪、心理健康数据以及12个月时的胃肠道症状数据。在基线和第12个月时同时应用罗马Ⅲ和罗马Ⅳ标准,根据粪便形态或排便频率对研究对象划分亚型。研究者分别根据罗马Ⅲ和Ⅳ标准判断IBS诊断的稳定性和IBS亚型的稳定性,并明确新治疗对症状波动的影响。
在基线招募的1375例受试者中,共784人(57.0%)提供了12个月的数据。其中452例在基线检查时符合罗马Ⅳ 的 IBS标准,共133例(29.4%)在12个月时改变为另一种功能性肠病,其余319例(70.6%)仍符合罗马Ⅳ标准的IBS患者中,101例(31.7%)受试者的IBS亚型发生改变,其中有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IBS-M)的患者最不稳定。对IBS患者开始的新治疗并不影响症状的稳定性。
在12个月时,631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受试者中,104名(16.5%)改变为另一种功能性肠病。其余527例(83.5%)患者中有129例(24.5%)的IBS亚型出现变动,以IBS-M亚型最稳定。同样,开始新治疗并不影响患者症状的稳定性。
研究者认为,在IBS患者中,改变为其他功能性肠道疾病的情况很常见,并且IBS的亚型也可能随着粪便性状发生变化而改变,这可能并不完全受治疗影响。与罗马Ⅳ型IBS相比,罗马Ⅲ型IBS的稳定性似乎更好。
中国医学论坛报 佟艳华 编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