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JCO | C005&C009合并分析研究:开辟以HER2为“线索”的尿路上皮癌精准治疗新篇章

2024-04-12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两项Ⅱ期临床研究的合并分析


发表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2022):45.3]


通讯作者:郭军,周爱萍,盛锡楠


第一作者:盛锡楠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推荐理由


我国尿路上皮癌患者长期饱受疾病困扰,其中重要原因是多年来鲜有新药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C005&C009合并分析研究展示了我国原创新药维迪西妥单抗单药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中的有效性,开辟了以HER2为“线索”的精准治疗新篇章。



研究解读


image.png


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共同牵头的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治疗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C005&C009研究数据的合并分析结果刊登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杂志,影响因子IF=45.30)。


C005与C009研究均为临床Ⅱ期,开放,多中心单臂研究,入组患者全部为HER2免疫组织化学2+或3+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这些患者既往经历至少一次前线系统化疗失败,并进入临床研究才用维迪西妥单抗单药2.0mg/kg每两周给药一次的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首要观察终点为ORR,由独立评审委员会完成影像学资料的评价。此外PFS、OS时间,以及安全性事件及发生率均为研究观察的次要终点。在对于全部107例患者进行结果分析后显示,肿瘤的ORR高达50.5%,且无论患者基线是否伴有远处脏器转移(肝转移)或是否为免疫治疗失败的,在主要观察终点的数据对比中均未体现差别。


截至2022年5月10日,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5个月),PFS中位可达到5.9个月,OS中位可达到14.2个月。在不良反应方面,维迪西妥单抗单药表现了良好的安全性,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安全性事件包括外周神经病变(68.2%)、白细胞减少(50.5%)、AST升高(42.1%)及中性粒细胞减少(42.1%)等,其中≥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主要集中在外周神经病变(18.7%)与中性粒细胞减少(12.1%)。在合并分析数据集中,与治疗相关的4级不良事件(TRAE)仅出现3例,无5级不良反应。




专家点评


C005&C009的合并分析是针对既往至少一线化疗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采用抗体偶联药物作为治疗方案的第一项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这一研究结果的首次披露,不仅看到了相当惊艳的疗效数据,展示了维迪西妥单抗单药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中的有效性,同时特别针对中国患者人群的自身特点,如上尿路上皮癌的占比高于西方人群等,依然看到维迪西妥单抗疗效在近乎全部亚组中保持稳定。


尽管HER2的免疫组化2+或3+是C005&C009研究的患者入组特征,而其他维迪西妥单抗相关研究如C011研究、国际范围开展的维迪西妥单抗RC48-G001研究也分别考虑针对HER2的低表达人群(队列)尝试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或联合免疫治疗作为治疗方案。而在国内开展并在国际会议上已披露的C014研究数据,采用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mUC的研究入组患者并未受HER2免疫组化的限制,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取得的效果ORR高达73.3%。


另外,与国际上报道的其他抗体偶联药物在针对既往治疗失败的mUC方面相比较,维迪西妥单抗与全球范围内其他已获批用于mUC的ADC药物相比,尽管非头对头研究,但确实有着比肩甚至更佳的疗效数据和安全数据。常见的白细胞减低、外周神经病变以及肝功能损伤等都与药物所携带的MMAE作为载药分子的效应机制相关,合并分析扩大了原来单独研究的样本量偏小的问题,AE发生率相对更加可靠,为临床实践,特别是这一类新型药物的广泛使用,提供了扎实依据。


C005&C009研究无论从研究设计、临床试验执行、研究结果等各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品质,这是国外顶级期刊收录中国创新药物在临床研究工作数据总结方面的一大前提。我们的数据以及对应结论能够切实改变临床实践,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丰富了我们对尿路上皮癌这个疾病的认知深度,让国外同道看到尿路上皮癌在与HER2相关治疗的良好结果,为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甚至打开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也深切体会到这份成果的难能可贵。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
郭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主任

泌尿肿瘤内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国际黑色素瘤协会(MWS)副主席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黑色素瘤与皮肤肿瘤分会主席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前列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FDA国家药品注册评审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抗肿瘤用药专业组)


通讯作者
周爱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内科副主任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肿瘤多学科诊疗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肾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分会副干事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结直肠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妇女对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结直肠癌诊疗规范》《CSCO胃癌诊疗指南》《CSCO肾癌诊疗指南》专家组成员,《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副组长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继续教育杂志》《肝癌电子杂志》《中国医刊》编委。



第一作者
盛锡楠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内科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膀胱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少见类型肾癌协作组副组长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泌尿肿瘤分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专委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