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儿童上气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种炎症累及上气道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AR)、鼻-鼻窦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腺样体肥大、中耳炎等,常相互合并。
儿童过敏性鼻炎(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发生的、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鼻-鼻窦炎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急性鼻-鼻窦炎(鼻部症状持续10d以上,12周内完全缓解)和慢性鼻-鼻窦炎(症状持续12周以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由鼻和鼻咽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是腺样体增生,并引起相应的症状;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急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普通感冒,48h内发病,病程不超过12周)和慢性中耳炎(持续12周以上)。
对疑为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窦炎、中耳炎及因鼻窦炎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者,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选用口服阿莫西林或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等,如以上药物治疗无效,可选用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时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鼻分泌物呈脓性时及鼻-鼻窦炎、鼻咽部炎症急性发作期时使用。
中耳炎时可局部使用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抗菌药物主要用于疑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对重症(耳流脓或伴高热≥39℃)及年幼者,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口服阿莫西林,常用剂量40~45mg/(kg·d),增加到80~90 mg/(kg·d)能有效对抗青霉素中度敏感菌株,疗程7~10d。
或选择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每次剂量10 mg/kg,每日1次,疗程3~5d,疗程总剂量不超过1500mg。如以上药物治疗无效,可选用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口服头孢地尼、肌注头孢曲松等。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为儿童过敏性鼻炎(AR)的二线治疗药物,临床酌情使用。其中色甘酸钠和曲尼司特临床较常用,对缓解喷嚏、流涕和鼻痒症状有一定效果,但对鼻塞的改善不明显,且起效较慢及维持时间短。
偶有胃肠道不适、心悸、头痛、皮疹和膀胱刺激症状等。
对有严重鼻塞症状的过敏性鼻炎(AR)或鼻窦炎者可短期、局部、低浓度使用,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推荐使用羟甲唑啉类、赛洛唑啉类儿童制剂,禁用含有萘甲唑啉的制剂。
可引起鼻腔干燥、针刺感、烧灼感、头晕、头痛、心率加快等。疗程过长或用药过频(间隔不足3h)可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易发生药物性鼻炎。鼻用减充血剂喷鼻或滴鼻后可向后流至咽部,应吐出而避免咽下,否则易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包括升高血压、升高血糖、加快心率、引起甲亢和青光眼等。
可稀释黏液、改善纤毛活动的功能等,适于鼻窦炎及由鼻窦炎导致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者。
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治疗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或)紊乱的疾病。免疫调节剂常用包括脾氨肽口服溶液、注射用胸腺肽、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等,可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并调节过敏性炎症的Th1/Th2免疫失衡,而治疗儿童上气道炎症性疾病,能促进过敏性鼻炎(AR)合并慢性鼻窦炎者的症状缓解,减少鼻-鼻窦炎急性发作。
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1-2%)或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内刺激物、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能有效改善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是过敏性鼻炎(AR)、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AR)合并慢性鼻窦炎者的常规治疗方法。可选择冲洗、滴注或雾化的方式。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