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9月18日~22日,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创新精准研究,探索智慧医疗”。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肿瘤学盛会,本次大会将有来自全国各地三万余肿瘤学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分享近一年国内外肿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交流诊疗经验。《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CSCO理事长及各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进行各癌症领域年度总结和年会专场介绍,精彩不容错过!
马建辉教授
近十年来,以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晚期肾癌内科治疗获得迅速发展,而自2015年以来,晚期肾癌的免疫治疗获得重大进展,从末线逐渐前移,与靶向联合成为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的选择。虽然免疫时代的内外科治疗临床实践在改变,但手段的增多,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仍是主流,基础转化研究也在为临床助力加油。今年的CSCO年会泌尿肿瘤专场不仅涵盖前沿进展,更有助于临床接轨,必将为全国肿瘤医生提供一场泌尿肿瘤的学术盛宴。
2019年CSCO年会的肾癌专场将聚焦于肾癌单病种,集基础转化、临床难点以及疾病诊疗规范巡讲于一体,分肾癌治疗的规范与提高、基础与转化、晚期肾癌的治疗争鸣以及大会投稿发言四个部分进行。
肾癌治疗的规范与提高
该环节是本届肾癌专场的主题报告部分,重点是如何规范化并提高肾癌的治疗水平。2019年4月,CSCO肾癌专委会发布的《2019版CSCO肾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带来了新的治疗理念,尤其是免疫治疗时代来临后肾癌的内外科治疗如何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应用。郭军教授与何志嵩教授将就免疫治疗时代下内外科治疗趋势作主题报告,解答热点话题。
免疫治疗与传统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一样,已经引领治疗理念的更新与变革,对于肾癌治疗同样如此。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晚期肾癌的治疗选择,并在《指南》中得到推荐,考虑国内临床现状,大家对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是不是应该早用,可不可以替代靶向药物仍然存在困惑,郭军教授将在报告中对此进行详细阐述。而对于肾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不断出现变化,如晚期肾癌的减瘤术、小肾癌的主动监测等。另外,随着免疫时代的来临,肾癌术后的辅助免疫治疗以及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能否改变临床实践,将免疫治疗结合在肾癌的围手术期治疗中去,仍是泌尿外科困惑的地方,何志嵩教授将从国内外数据中为大家拨开迷雾。在晚期肾癌治疗中,仍存在不少疑难的临床问题,例如肾癌骨转移,这是除了肺部以外,肾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然而,近些年药物对骨转移的治疗并不理想,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改善病情,因此联合放疗、手术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势在必行,来自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芳坚教授将就该临床难点,分享国内外的治疗进展以及自身的临床实践,以供国内外临床参考。
肾癌的基础与转化
近年来,晚期肾癌治疗的更新都来自于基础转化研究的突破。例如,针对VHL基因引起的肾癌新生血管形成,许多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由此问世。而随着精准时代的来临,诊疗过程中分子标志物的探索以及与疗效、不良反应相关的转化研究,能够进一步指导临床。
本环节将会邀请目前国内肾癌转化研究工作较为出众的三位年轻的临床科学家,即来自中山大学第一医院的罗俊航教授、深圳大学罗湖医院的吴松教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的曲乐医师分享自己的科研工作,这些工作都已经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如lancet oncol、Eur Urol等,三位年轻学者将从这些成功的转化研究中分享经验,对未来肾癌研究提供新参考。
晚期肾癌的治疗争鸣
中青年医生是目前泌尿肿瘤领域最活跃的临床医师群体,也是CSCO肾癌专委会重点扶植与发展吸收的群体,肾癌专场开设了辩论环节,分享关于目前“晚期肾癌减瘤术”以及“靶向时代是否过去”两个主题进行辩论,围绕临床实际问题,充分讨论,体现中青年的风采。在辩论的最后,将有各位专家从专业观点、辩论技巧以及演讲风格进行总结与点评,提出改进的意见。
大会投稿发言
最后的投稿发言环节更为年轻医师提供了展示舞台,泌尿肿瘤专场一直保留了这个环节,为投稿医师提供展示机会,同时让更多参会者看到国内的科研与临床研究。今年的CSCO年会泌尿肿瘤专场会不仅涵盖前沿进展,更促进临床接轨,最终将影响我们对患者的治疗理念,从而造福于广大患者,为我国的泌尿肿瘤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 | 盛锡楠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编辑 | 郝冉(中国医学论坛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