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大侦探们,欢迎来到病例揭秘现场
👇
确定治疗方案
该患者经完善病史、生化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肿瘤(雌激素+皮质醇共分泌型,临床分期Ⅱ期可能),考虑到患者肿瘤体积>4 cm,PET-CT提示肿瘤SUV值升高,多种皮质激素共同分泌,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不除外,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遂行肾上腺皮质癌根治术。
术中探查未见明显的周围组织侵犯,病理学大体见6.5×5.5 cm的肿物;组织学检查经改良Weiss评分标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癌(7分):高核异型性,非典型核分裂象,胞浆嗜酸性,血管侵犯,肿瘤坏死,包膜浸润和肿瘤弥漫性分布。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抑制素和黑色素-A染色阳性,嗜铬素染色阴性,证实肿瘤为肾上腺皮质来源。Ki67指数为30%(图3)。
根据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协会(ENSAT)分类,确认该皮质癌患者为肾上腺皮质癌(雌激素+皮质醇共分泌型,临床分期Ⅱ期,R0切除)。
图3 肾上腺皮质癌影像及病理特征
(A示CT表现,B示组织大体,C示病理诊断,D示Ki-67染色)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检查血清雌二醇水平迅速下降,LH和FSH浓度略有增加,症状逐渐好转。患者术后1周未出现皮质功能减退相关症状,考虑肿瘤分泌皮质醇病程较短,未予激素替代。3个月后患者复查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20.36 pg/ml),出现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予10 mg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替代期间尿皮质醇略高于正常上限(119.88 μg/ 24 h)(表3)。最后一次访视是术后五年,生化及影像学检查均未出现复发征象。
表3 患者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
机制探索
为综合分析肾上腺皮质癌性激素分泌分子机制,我们利用本中心既往收治的7例性激素分泌性皮质癌、6例无功能皮质癌及8例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样本行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发现:性激素分泌性肾上腺皮质癌高表达CYP19A1、HSD17B3和LHCGR等性腺特异性分子;而StAR、CYP11A1和HSD3B2等肾上腺皮质标志物表达显著降低,提示性激素分泌型肾上腺皮质癌肿瘤细胞呈低分化水平(图4)。
图4 正常肾上腺与皮质癌肿瘤组织类固醇合成基因表达谱
注:Gonadal为性腺,Common为共同,ZF为束状带,ZR为网状带
因此,我们推测肾上腺皮质癌可能通过肾上腺皮质细胞去分化为肾上腺-性腺共同起始细胞状态而获得多种类固醇激素合成潜能,导致皮质癌分泌性激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13例皮质癌石蜡切片组织行β-catenin染色,发现57%(4/7例)性激素分泌性皮质癌组织高表达β-catenin蛋白;仅33%(2/6例)无功能皮质癌呈β-catenin染色强阳性。因此我们认为Wnt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引起肾上腺皮质癌性激素分泌。
随后,我们利用肾上腺皮质癌细胞系H295R观察Wnt通路抑制剂氯硝柳胺和PNU-74654对肿瘤增殖及分泌抑制作用,发现氯硝柳胺能够抑制皮质癌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但对于细胞中性腺相关标志物,如CYP19A1,HSD17B3和LHCGR等基因的表达,则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上调(图5)。
图5 Wnt通路抑制剂(氯硝柳胺和PNU-74654)抑制肾上腺皮质癌细胞株增殖和分泌
肾上腺是产生生命激素的重要器官。肾上腺皮质癌(ACC)是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罕见恶性肿瘤(发病率0.5~2/百万人年),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易局部转移等特点。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70%,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约为3~4年,5年总生存率仅15%~44%。
除此之外,ACC兼具激素分泌功能与肿瘤转移风险双重威胁,肿瘤可分泌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导致糖脂代谢紊乱、水盐代谢异常、性发育异常等,这些疾病状态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过去,雌激素分泌性皮质癌常被漏诊。尽管缺乏大样本研究,但数十年来研究者始终在尝试探索雌激素分泌性皮质癌临床转归与致病原因。研究者对雌激素分泌性肾上腺皮质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发现其3年生存率为20%,
雌激素分泌性皮质癌多见于男性或绝经后女性,通常表现为男性乳腺发育症、睾丸萎缩和性欲减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其高度女性化特征主要依赖于高雌激素水平及促性腺激素受抑制所致性腺功能减退。
为明确肾上腺皮质癌分泌雌激素来源及机制,国际学术界存在“类固醇激素外周转化”和“肿瘤恶性分泌”两种假说。
“类固醇激素外周转化”假说:皮质癌分泌雌激素来源于类固醇激素前体物质分泌增多后外周转化为雌激素。
“肿瘤恶性分泌”假说:肿瘤直接分泌雌激素依赖于芳香化酶和17-羟类固醇脱氢酶表达上调。
我们发现患者肿瘤侧肾上腺静脉血清雌二醇和皮质醇较外周及对侧静脉升高显著,雌二醇/睾酮比值、17-羟孕酮/17-羟孕烯醇酮及雄烯二酮/17-羟孕酮比值升高,提示证实本例肾上腺皮质癌直接分泌雌激素引起女性化,与肿瘤高表达芳香化酶和17-羟类固醇脱氢酶相关。同时,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提示Wnt通路异常激活可能与之关系密切,Wnt通路抑制剂或可作为肾上腺皮质癌靶向治疗方法,但同时需要注意可能伴随产生的性腺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
注:本病例已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8 Oct 1;103(10):3706-3713.
欢迎您参与“疑难病例诊疗提升”专栏互动!无论您想点评病例还是发表学习感悟,抑或对病例诊治仍有困惑,都可以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
我们会定期精选并刊登读者互动内容,并提供精美小礼品以资鼓励,期待您的积极参与和分享,您的专业视角将为专栏增添更多学术价值与意义!
王卫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Journal of Diabetes》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杂志副主编
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在内分泌肿瘤与代谢性疾病诊治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发表JAMA,Science,Nature Medicine等研究论文500余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等5项
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奖”、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
武鲁铭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主治医师
致力于肾上腺疾病的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附属医院杰出住培医师等奖项。
THE END
版权说明:本文系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内分泌学科编委会精心出品,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申请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