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冠脉狭窄时侧支循环就已经存在

2022-02-10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冠心病非原创

作者:湖州市中心医院  程震锋


微信图片_20220126155507.jpg


【问题】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这说明冠脉大血管之间本身潜在微循环互相沟通,只不过由于灌注压的关系没有开放而已。一旦发生相互之间压力的不平衡,就会开放并放大这种微循环。


那么还没有发展到慢性闭塞的冠脉狭窄病变,是不是也存在着看不见的侧支循环呢?


【方法】

选择单支心外膜冠状动脉择期PTCA且血管造影无肉眼可见侧支循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用球囊完全堵塞血管(用血管造影证实)至少3分钟,与此同时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然后进行 SPECT检查。PTCA 后 24 小时进行第2次放射性示踪剂注射,行 SPECT检查。


【结果】

纳入21例患者,平均年龄 70岁,48% 为女性。冠脉直径狭窄范围在 60%~99%,成功执行PTCA 球囊堵塞血管平均 5 分钟。左室的灌注缺损程度平均为16% (8%~30%),静息时侧支灌注为正常灌注的 64%(58%~68%)。

微信图片_20220126155510.jpg

微信图片_20220126161951.jpg

侧支灌注与灌注缺损大小呈负相关(R²=0.85,p<0.001),并且与性别(p=0.27)或年龄(p=0.58)不相关。


【点评】

这是第一项描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脉微血管侧枝灌注量的研究。尽管冠脉狭窄患者在血管闭塞时在造影上看不到明显的侧支循环,但在闭塞期间,却发现通过侧枝提供了大约原本静息期间正常灌注量60%的血供。


当冠脉狭窄导致灌注压不均衡时,这种原本就存在的侧支循环就会开放,初始应该是通过看不见的微循环方式悄然进行的。我们在CTO病变中看到的,已经是不断放大代偿的结果了。这种“自身搭桥”存在,除了慢性闭塞病变,在STEMI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看来如何促进或保护侧支微循环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来源:震锋晨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