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肖湘成:胸中有傲骨,心怀大慈悲

2022-01-25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人文

2022-01-06_135450.jpg


肖湘成 教授


肖湘成,199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兼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肾内科党支部书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千年前,民族英雄岳飞挥师北伐,感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千年后,面对新冠肺炎肆虐,全国医务工作者壮志满怀,誓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肖湘成便是这样一位胸中有傲骨、心怀大慈悲的“湘雅斗士”。


作为医者,他以精湛的医技妙手回春,享誉业界;


作为党员,他以无私奉献践行初心,用爱的火焰点燃生命之光;


作为管理干部,他以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主动作为、勇于担当。


勤奋、执着、坚韧是他的品格,无论是当医生还是做医官,始终牢记入党为什么、从医干什么、为官做什么。


本文撷取肖湘成教授在武汉抗疫期间的几个故事进行讲述。


党员,国家危难时
当义无反顾无愧于初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声号令,全国上下吹响了围剿新冠肺炎的号角。


疫情严峻,无数医疗队逆行援鄂,无私、悲壮、感怀。彼时,身着一袭白衣的肖湘成抚摸着胸前的党徽告诫自己,“到了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湘雅医院肾内科党支部是校级样板,作为书记的肖湘成把内心想法与同志们通了气,得到了积极响应。“国家危难之时,身为党员就要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无愧于初心。”


庚子年正月初二,湘雅医院党委收到第一封来自基层的请战书,落款处写着“肾内科党支部全体党员”,周边布满了鲜红的指印。


肖湘成早在2011年就曾作为队长带领第十二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出征,一去就是近两年半时间,开创了援津史上多个第一,回国后被评为全国援外先进个人,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面对更加可怕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带领同仁报名驰援,以往的经验使他信心满怀。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文献和研究分析国家不断更新的诊疗方案,肖湘成了解到,新冠肺炎的发生与发展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或脓毒血症,并威胁到肾脏,加之新冠肺炎可合并各种慢性疾病,比如尿毒症,肾科医生的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将大有用武之地。


2月7日,肖湘成以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第二党支部书记兼第三医疗组组长的身份,踏上了征程。妻子于平平独自留在长沙照顾一家老小,她透过一封家书,寄托了对丈夫的深情嘱托。同为党员和医务人员,于平平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丈夫,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当问及怎么看待爸爸主动报名驰援武汉,长郡中学高一学生肖雨析回答:“父亲是我心中的一座山,每当危险、困难降临时,他总是义无反顾地披挂上阵。若是可以,我会有同样的选择!”


30多年前,肖湘成也是一名长郡学子,援非和援鄂经历给了女儿勇气和信心。“这也是在为下一代树立榜样,关键时刻,身教要大于言传。”肖湘成坦言,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党员,这个时候肯定要把尽忠放在前面。


医者,治病救人时
当竭尽全力无愧于使命


作为白衣天使,医治病患应全心全意,有条件要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治。刚到武汉,肖湘成与队员们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没两天,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的50张床位就全满了。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整个院区没有多余的床旁血透机器,临时借调的一台新机器却是大家从未接触过的型号。


此时病房已经收治了多名新冠肺炎合并急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不会操作新机器,就无法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综合治疗效果将大受影响。


时间紧迫,肾科医护人员在肖湘成的带领下,立即与远在北京的机器生产商联系,由工程师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大家在线上救急“补课”。援助工作任务紧张而繁重,所有人都是利用下夜班或上晚班前,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参加培训。


磨刀不误砍柴工,随着对新机器从逐渐认识到熟能生巧,大家开足了马力,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治疗等各种CRRT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屡创佳绩:为一例严重心衰、呼吸困难的血透患者完成首台床旁血透;为新冠肺炎并维持性血透患者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联合血液吸附疗法;使用低剂量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对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实施首例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在实践中总结出俯卧位行CRRT治疗管路通畅的“一静二空三固定”法则,使挑战极大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下行血液净化治疗成为常规。


此外,肖湘成还牵头带领团队成员与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参加危重症肺炎救治的多支血液净化中心团队,就各种血液净化模式联合治疗如何应用于前线进行交流研讨。


“一切都是为了给新冠肺炎合并急慢性肾功能损伤或多脏器损伤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手段,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率。”肖湘成的目标清晰而明确。


医官,病患需要时
当德艺双馨无愧于担当


肖湘成带领队员一面用高超的医术治身病,一面用高尚的医德治心病。


为了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让重症患者康复出院,让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光靠肾病综合治疗还远远不够。肖湘成的另一个任务是带领第三医疗组,与其他组一起轮班坚守重症病房。


“隔离病房与常规病房的工作状态完全是两个概念”,队员们身着最高级别的防护服,穿脱一次前后个把小时,每次进仓最多待4个小时。因为时间一长,护目镜模糊得看不清东西,憋气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加上戴着几层手套,做起操作来要比平时多花两三倍的时间。比方给患者做深静脉置管时,需要判断抽出血液的颜色,但身着“全套装备”很难分辨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为了保险起见,肖湘成建议队员们尽量先通过超声来看清楚血管的走向再去置管。虽然这一系列操作在隔离病房需要至少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好,但他们毫无怨言,在现有条件下尽力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肖湘成手下有一众心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的精兵强将,治疗组每周都坚持召开一次持续质量推进会,查找工作问题、完善诊疗规范、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医疗工作平稳高效有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多名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除了救死扶伤,肖湘成对患者的关爱向来有口皆碑,他带领队员做好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患者把他们当家人,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他们讲。病房里有一对七旬老夫妇,因为是隔离病房,规定患者之间不能相互“串门”。为缓解他们的相思之苦,住院20多天来,团队医护人员每次查房时都会给二老打气,也会通过拍视频的方式为他们传递信息。如今,二老已顺利康复出院,病房里的经历也成为他们毕生难忘的回忆。


肖湘成说:“做医生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崇高的医德。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称得上好医生。”


“心怀希望,永不言弃”是肖湘成从医28年最深刻的体会。他注重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创新性地把湘雅技术、特色、模式在当地落地生根。他把在鄂援助的各支医疗队肾科力量整合起来开展工作,不断探索针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新技术,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环境如何变化,湘雅精神一直是激励肖湘成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亦如它115年悠久历史带来的感动和激励,会长久地照耀着他的医者生涯,重新点燃患者生命的希望。


无论明天还要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当社会寄予更多期盼的时候,当以湘雅“斗士”的形象,站在离人民最近、最需要的地方,履行神圣使命和职责,笃定前行。


这是肖湘成深入骨髓的信念使然。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宣传部 罗闻撰写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