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盘点15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的联合用药!

2022-01-29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其他非原创


糖尿病为多发病、常见病,是一组以慢性持续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同时还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如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人体内糖脂、蛋白质代谢混乱,容易导致靶器官损伤,即我们常说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病人合并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要小心。因为药物发生拮抗作用时,会降低降糖药的疗效而使血糖升高;发生协同作用时,则使血糖降得太低,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产生危险。因此,糖尿病病人在服用降糖药期间就要警惕,那些会影响血糖的药物!



# 降血糖的药物 #

1

//普萘洛尔

该药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容易误用的一种影响糖代谢的药物。普萘洛尔单独使用时对血糖的影响并不大,但倘若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合用,血糖降得较低时,普萘洛尔的抑制肝糖原分解作用就明显了。血糖便会加速下降,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或加重已有的低血糖,甚至引发患者昏迷。


2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 口服降糖药物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会减慢患者糖代谢与排泄速度,同时增加磺脲类药物效果,其本身也会发挥一定降糖作用,这时容易使患者血糖降低,甚至引发低血糖。


3

//组胺H2受体阻断药

此类药物如西咪替丁能抑制口服降糖药在肝脏内的代谢,延长其半衰期,并使口服降糖药排泄缓慢,从而易引起血糖降低。


4

//巯基化合物

甲巯咪唑,可以与胰岛素的双硫键结合,使得内源性胰岛素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某些自身抗原被暴露,从而产生胰岛素自身抗体。而在一定条件下,与抗体结合的内源性胰岛素与抗体解离,使血中游离胰岛素水平突然增高,从而导致低血糖症状发作。



# 升血糖的药物 #

1

//胃肠解痉药

如颠茄、阿托品、普鲁本辛和胃疡平等。这些药有阻断胆碱能受体,减少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因而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或迟迟不能下降。


2

//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为雌激素与孕激素,其对糖耐量的影响与剂量相关,通常停药后糖耐量即可恢复正常。大剂量的口服避孕药更易导致血糖异常,而小剂量的口服避孕药物对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影响不大。


3

//抗癫痫药

如苯妥英钠,肝药酶诱导剂,可干扰磺脲类降糖药的降糖作用,二者合用时可使磺脲类降糖药药效降低,血糖升高。


4

//激素类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由于这3种药物都能增加肝糖原的分解,可使患者血糖升高而减弱降糖药的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如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等,虽能增加肝糖原的合成,但又可大大减少器官、组织和细胞对葡萄糖的分解和利用,结果仍会使血糖升高。


5

//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剂出现糖耐量异常的发病率因疗程长短而不同, 约10%~40%。该类药物诱发高血糖的可能性与剂量有关, 剂量越大, 发生高血糖的可能性越大。


6

//抗结核药

异烟肼可干扰正常的糖代谢,使尿糖增加,血糖升高,并加重末梢神经炎;利福平可促进肝微粒体酶对磺脲类药物的代谢失活,从而影响降糖效果等。对患有糖尿病合并结核病者,最好改用链霉素、氮硫脲,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结核病。


7

//蛋白酶抑制剂(PI)

如奈非那韦、茚地那韦、沙奎邦韦、安泼那韦、利托那韦等。PI治疗可以引起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 接受高活性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病率为3%~17%。


8

//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致血糖升高的机制可能为其导致胰岛细胞坏死、空泡样变,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这种升血糖作用可逆,并呈时间和浓度相关性。


9

//降脂药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胰岛素分泌 ;减少类异戊二烯和辅酶Q10等合成;减少脂肪细胞对葡糖的摄取等机制共同导致机体糖代谢障碍,导致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恶化。烟酸类药可引起糖耐量下降,并通过末梢组织抑制对葡萄糖的利用。


10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也可诱导血糖异常的情况发生, 化疗药的直接和间接毒性是引发血糖异常的最为重要的原因:门冬酰胺酶、环磷酰胺等对机体胰岛β细胞所具有的直接毒性作用可对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产生抑制, 促使血糖水平最大程度升高;此外, 化疗药物引发的机体肝、肾功能受损, 对血糖代谢可产生干扰, 最后导致整体血糖水平升高。


11

//其他

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近等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严重时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可产生大量乳酸,引起病人酮症酸中毒。




# 有时升高,有时降低 #

喹诺酮类药物导致血糖升高或降低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低血糖易发于用药初期,机制为抑制胰岛β细胞KATP通道,导致胰岛素释放增加。长期使用则导致血糖升高,Yamada等的研究发现,喹诺酮类药物作用胰岛β细胞3 d后,诱导胰岛β细胞空泡变性,同时破坏胰岛信使核糖核酸(mRNA),胞内胰岛素水平下降。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上应注意,首次用药3 d内较多发生低血糖反应,3 d后易导致高血糖。


另外,重症糖尿病病人应慎用一些含糖分过多的药物,如各类含片、咀嚼片等,常添加有较多的蔗糖作为甜味剂。此类药因含糖分较多,其药品说明书上一般都有说明。



# 服用降糖药莫要喝酒 #

降糖药不宜与枸杞酒、骨刺消痛液、人参酒等含乙醇等中成药同服,因为乙醇为肝药酶诱导剂,增强肝药酶活性,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加快,从而降低降糖药的疗效。



# 药师忠告 #


加强血糖监测。有些非降糖药物会引起血糖变化,但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和医生保持联系,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持血糖稳定。

 

作者:于红 

来源:PSM药盾公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