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武汉协和胸外挑战手术极限,助患者重获自由呼吸

2021-05-1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呼吸系统疾病


“我又能自由呼吸了!”武汉协和医院胸外科病房传来一位女性患者激动的话语。两个月前,自由呼吸对周女士(化名)来说一度成为奢望。


近日,武汉协和医院胸外科在廖永德主任、江科副主任的带领下,联合呼吸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成功为该气管肿瘤患者切除长达5cm的病变气管,消除了患者随时可能窒息的生命危险,助患者重获呼吸自由。


40岁的周女士因“活动后气喘2月余、突发呼吸困难”来该院就诊,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为“气管恶性肿瘤”。对症治疗后虽然短暂地改善了呼吸困难症状,但气管镜检查显示患者气管中段新生物导致气管几乎完全闭塞,随时有窒息危险。内科治疗无法切除气管外肿瘤,容易复发并且会增加后续治疗困难,外科治疗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风险极高。为解决患者的痛苦,武汉协和胸外科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尝试挑战极限。


但摆在面前的难题一个比一个棘手!


第一个就是麻醉关。气管内肿瘤会导致麻醉插管困难,而麻醉肌松后气管可能会闭塞,强行插管可能出现瘤体破裂、出血或脱落导致窒息,不麻醉插管就无法保证手术安全。如何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呢?


其次,人体气管只有11-13cm,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安全可行的人工气管替代物,气管肿瘤切除一般不宜超过3-4cm,否则容易导致气管吻合张力过大而吻合失败,但患者的气管病变长达5cm,如何切除及重建?


最后,长段气管(大于5cm)切除术后气管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保障患者顺利康复?


客观存在的风险及困难让廖永德、江科团队也一时难以抉择,在向周女士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及面临的困难后,患者及家属表现出强烈的手术意愿以及对武汉协和医院的信任。鉴于此,协和胸外团队决定迎难而上。


经多次讨论手术方案后,廖永德主任为首的胸外科专家团队反复斟酌,并与呼吸科、麻醉科及重症医学科多科室联合会诊,为患者制定了最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术前呼吸科苏远教授经气管镜介入术,置入气管支架并应用球囊扩张技术改善了气道梗阻,从而保证术中麻醉及插管能顺利进行。手术当日,ECMO随时待命,麻醉科吴志林教授精准的气管插管,使气管导管安全位于肿瘤上方,从而保证了麻醉的安全。万事俱备后,胸外科廖永德主任及江科副主任创新性的先在胸腔镜辅助下完全松解左肺肺门及左主支气管,再经右侧开胸,敞开心包,彻底松解右肺肺门及右主支气管,解剖游离气管至颈部,从而最大限度地松解气管,使之上下活动度达到5cm。顺利切除气管肿瘤后原位端端吻合,再辅以纵膈胸膜组织包绕吻合口促进愈合。术后患者在重症医学科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后,目前患者已转入胸外科普通病房,在家人的陪伴下快速康复中。


胸外科主任廖永德教授介绍,气管肿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尤其是大于5cm的长段气管切除,目前是世界性难题。


最终,胸外科在呼吸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该手术,周女士重获自由呼吸。

图片1.png



 中国医学论坛报通讯员 聂文闻 陈诗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