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4月15日上午8点34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手术室内,伴随着“哇——”的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降生了。
这是个身长52厘米,体重3850克的男孩。如同当年他的妈妈出生时一样,他的出生同样引人注目。因为他的妈妈是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他也就成为由试管婴儿分娩的“试管婴儿二代宝宝”。
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中),产科主任赵扬玉(右),生殖医学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刘平(左)看望“试管婴儿二代宝宝”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原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平是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的见证者之一。 “试管婴儿最初主要是解决女性输卵管不通等问题,刚开始研究时,我们连卵长什么样都没见过,保温设备等也都相当简陋。”刘平说,30多年来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遗传性疾病的诊断、筛查及干预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据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8年门诊量近60万人次,移植周期逾2.1万个,是目前我国收治生殖内分泌与不孕症患者规模最大的中心之一。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人工辅助生殖每年能达到约40万个取卵周期,每100个新生儿中,就有约1~2个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孩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说,“辅助生殖及衍生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家庭,比如单基因遗传病有7千多种,现在很多疾病能在胚胎植入前进行明确筛选, 让孩子免于疾病困扰。”
■链接
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诞生于英国,她的缔造者是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他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而当时的中国医务人员正默默地努力,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她们没有放弃各种尝试。1987年,人类早期胚胎的保护、保存和发育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北医三院张丽珠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
1988年3月10日,也是在北医三院,“神州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为郑萌珠的母亲接生,迎接萌珠这个可爱的小生命降临世界。从此,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
而后我国首例配子输卵管移植试管婴儿、冻融胚胎试管婴儿、三冻(冻卵、冻精子、冻胚胎)试管婴儿相继在北医三院诞生。国内各地生殖医学中心纷纷成立,辅助生殖技术推广至全国范围,中国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迅猛。
特别是近十年,中国科学家们在Science、Nature、Lancet、New England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医学论著,并且参与了多个国际生殖领域指南的制定,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诞生。随后的脐血基因检测再次证实,婴儿不含致病位点。这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出生缺陷”作为生殖健康重大难题开始逐渐被攻克。
虽然起步比国际上晚了10年,但中国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目前,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仰东萍)
来源:北医三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