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补充维生素D,降低糖尿病风险!每天补多少才合理?

2023-04-24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图片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可以由人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成,也可以从膳食和补充剂中获得。


维生素D种类较多,主要包含维生素D3(胆钙化醇)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25-羟基维生素D[25(OH)D],是临床判断维生素D水平的重要参考。


维生素D在人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等。既往观察性研究发现,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但维生素D究竟能否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仍不得而知。



图片
新研究:维生素D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图片


近期,《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一项荟萃分析,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图片


该研究纳入多个数据库中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并采用个体层面的病例数据(通过与研究人员联系获得原始数据)进行荟萃分析。


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新发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22.7%和25%。校正基线年龄、性别、BMI等指标后,维生素D可将新发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15%(HR 0.85)。


8937aefb4b8c748bbc371158cf74cb40.png

▲维生素D对成人糖尿病前期患者新发糖尿病风险的影响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维生素D更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在补充维生素D3的受试者中,中间代谢产物25(OH)D水平为40~50 ng/ml的受试者新发糖尿病降低62%;25(OH)D>50 ng/ml的受试者新发糖尿病风险降低76%。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并未说明高剂量25(OH)D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就本次荟萃分析结果来看,糖尿病前期患者使用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进展为糖尿病风险。文章表示,尽管维生素D在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作用比较有限,3年内绝对风险仅降低3.3%,但目前全球约有3.74亿糖尿病前期患者,这意味着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延缓1000多万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病情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

维生素D补充剂与维生素D治疗并不能从一而论。维生素D也不是补充越多越好,高剂量维生素D摄入量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图片
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

图片



最新发布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维生素D补充量推荐如下(维生素D单位换算关系1 μg=40 U):


图片



图片
补充维生素D相关措施

图片


01


保证日光照射

人体所需维生素D约90%由皮肤内合成,每天接受日光照射(包括漫射)约30 min即可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

02


膳食摄入

保证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天然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高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强化食品如配方奶粉、维生素A/D强化牛奶等。

03


维生素D制剂

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孕妇、乳母及老年人,应据情况予以维生素D制剂补充约400~800 U/d。

图片
预防维生素D中毒

图片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指出,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采取大剂量冲击疗法,需要注意监测血清25(OH)D水平防止出现维生素D中毒。


👉 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要考虑维生素D中毒?


  • 消化道症状: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 神经肌肉症状:出现易激惹、烦躁或精神淡漠、无精打采、嗜睡等,严重的有抑郁、精神错乱、瞻望、抽搐等;


  • 高钙危象:维生素D中毒后可能出现钙吸收过多,引起钙盐沉积,会继发肾结石、皮肤钙化、关节钙化,甚至可以诱发心律失常、重症胰腺炎、肾衰竭,严重的会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维生素D中毒?


在补充维生素D期间,注意有无上述不良反应,特别是活性维生素D水平,定期复查25(OH)D、血钙和尿钙水平。


来源:综编自医学新视点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往期精彩

口服降糖药达格列净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二甲双胍或成首个有效预防长新冠的药物,风险降低可达42% |《柳叶刀》预印本研究

《2023年ADA指南》解读 | 血糖监测技术和血糖管理目标

《柳叶刀》子刊:OGTT 1h≥8.6 mmol/L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更有利!

你被多少这样的减肥语录给耽误了?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不可不知的 3 个重要事项

减肥神药新增一员“猛将”!这种新型降糖双激动剂28周可减重、减脂约20斤

糖尿病有猝死风险!这 7 种情况需要警惕

都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有何区别?

血糖、HbA1c正常,尿糖却很高,这是怎么回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