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甄选EVT后合适的血压控制方案:基于是否血管再通的分析

2021-01-19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研究背景和目的


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取(EVT)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一篇关于EVT治疗的荟萃分析中显示,相比于常规治疗,无论在EVT之前是否接受过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可获益,90天功能预后明显改善。尽管这是一个较好的结果,但是在EVT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对于EVT后患者的血压管理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


既往研究显示,EVT治疗前基线血压越高,患者的临床预后越差;但是对于通过EVT实现再通的患者术后血压越低,预后越好。而未再通者,虽然术后血压降低预后好,但是应该在稍微靠后的时间。


除此之外,收缩压与功能预后成正相关,血压越低预后越好。对于未能再通的患者,收缩压和临床预后存在一个J型曲线关系,即EVT收缩压的峰值与90天不良预后相关,并且可能增加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目前,根据AHA/ASA临床指南推荐EVT术中和术后24h血压控制在180/105 mmHg,而这一结果仅仅是根据一些观察性研究得出。正是由于数据的缺乏,所以只能由介入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根据经验进行判断。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探究对经过EVT治疗后血压与预后的关系,寻找合适的血压控制方案。


研究方法

该研究收集了2014年至2017登记在国际卒中取注册研究(Stroke International Thrombectomy Registry)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数据。将EVT后24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作为一个连续变量和时间间隔进行分析。主要终点事件是3个月的功能独立比例(mRS评分为0-2)。次要终点事件是症状性脑出血(sICH)比例和3个月死亡率。选择功能独立比例最高的SBP间期作为参考。


根据TICI评分对是否再通进行评价(≥2b定义为再通,<2b为未再通)。随后将数据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并调整为已知的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

在多因素分析中,对于实现再通的患者(n=2920),较高的收缩压与不良预后相关;而对于未再通患者(n=711),高收缩压会导致sICH的比例增加。相较于收缩压控制在100-119 mmHg的再通患者,SBP≥160 mmHg与功能独立性呈负相关[0.28 (95%CIs,0.15-0.53)],并增加sICH比例[6.82(95%CIs,1.53-38.09)]。对于未再通患者,收缩压≥160 mmHg会增加sICH比例[6.62(95%CIs,1.07-51.05)]


研究结论

较高的收缩压水平将导致再通的患者3个月的功能独立比例降低,并增加未再通患者发生颅内出血转化的比例。

微信图片_20210114131001.jpg

作者: 车睿雯

来源:卒中e学堂微信公众号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