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抗微生物试验领导和监测(ATLAS)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的亚太地区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目菌株中金属β-内酰胺酶(MBL)阳性菌株占比达59.4%,产MBL是亚太地区的美罗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目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1。与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阴性菌(CS-GNB)相比,产MBL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所致血流感染(BSI)患者的30天死亡率增加约1.7倍(36.4% vs 13.7%,P<0.001)2。
产MBL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严重细菌感染,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病原菌感染,患者病情往往很严重,可能会迅速恶化。快速诊断、早期识别感染病原菌,从而提高早期适当抗菌治疗的可能性,对于降低死亡率和改善严重感染患者的结局至关重要。与不适当的抗菌治疗相比,早期给予适当的抗菌治疗可提高严重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愈率(OR 9.75,95%CI 2.83~33.64),降低死亡率(OR 0.44,95%CI 0.38~0.50),缩短住院时间2.95天(95%CI -5.46~-0.43),并降低住院费用7380美元或欧元(95%CI -14140~-620)3。
与CS-GNB相比,产MBL的CRE所致BSI患者接受早期适当治疗的比例降低56.1%(图1)2。感染后48h内接受体外活性抗菌治疗是产MBL的CRE感染患者30天死亡率的保护因素(OR 0.48,95%CI 0.26-0.8,P=0.007)4。快速识别产MBL的肠杆菌目细菌作为感染病原菌,有助于指导选择适当的抗菌治疗方案,并可能改善患者预后5;对及时实施感染防控也至关重要6。
图1 产不同碳青霉烯酶的CRE与CS-GNB所致BSI患者早期
适当治疗的比例及30天死亡率比较2
碳青霉烯酶快速检测
有助于产MBL的CRE感染早期精准治疗
产MBL的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既往定植、既往抗菌药物使用、医疗暴露、合并症、入住ICU、机械通气、透析和留置导管等7。《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报告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指出,准确、快速地对CRE产生的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并分型,对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精准用药尤为重要;高危患者分离株或CRE高流行区域(以病区为单位,检出率≥25%),应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碳青霉烯酶检测8。
检测MBL等碳青霉烯酶的方法主要有表型检测和基因型检测两类9。其中基因型检测主要包括酶免疫层析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等,但由于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且价格昂贵,推广和开展难度较大。表型检测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等优点,已在各县级医院常规开展。临床常用的表型检测主要有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CarbaNP试验等(表1)10。
表1 不同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原理、适用标本、检测时间、
结果报告及其优缺点8
综上所述,产MBL的CRE所致BSI患者接受早期适当治疗的比例仅14.3%2;感染后48h内接受体外活性抗菌药物治疗是产MBL的CRE感染患者30天死亡率的保护因素4。准确、快速地对CRE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如MBL进行检测并分型,有助于指导早期精准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3,5,8。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编辑:梅文秀
参考文献:
1. Grabein B, et al.Infect Dis Ther. 2024 Nov;13(11):2423-2447.
2. Falcone M, et al.Clin Infect Dis. 2023 Jun 16;76(12):2059-2069.
3. Bassetti M,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20 Dec;56(6):106184.
4. Falcone M,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24 May 15;78(5):1111-1119.
5. Tan X, et al. Infect Drug Resist. 2021 Jan 18;14:125-142.
6. Birgy 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1 Aug;49(8):3085-7.
7. Timsit JF, et al. Antibiotics (Basel). 2022 Jan 24;11(2):144.
8. 喻华,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2(04):463-474.
9. Zakhour J, et al.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24 Apr;22(4):189-201.
10. 张晓静,等.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9):2906-29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