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第六届慢病管理与创新研究会议在京圆满落幕!顶尖专家领衔,共绘慢病防治新蓝图

2025-07-11作者:壹生心血管学院会议
原创

2025年第六届慢病管理与创新研究会议于7月5日下午在北京好苑建国酒店圆满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7月4日-5日)的日程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慢病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肺血管病等核心慢病,以及消化、影像、肾病、眼科、神经、营养、环境毒理、糖科学、医联体建设等众多交叉学科,展开了一场高规格、全方位、前瞻性的学术交流风暴!

本次大会由苏州工业院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承办,并得到了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的大力协办。


1751868460993.jpg

开幕式:

大咖云集,共启盛会


会议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黄榕翀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强调了慢病防控对国家健康战略的重要性及创新研究的紧迫性。承办单位领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教授代表医院对与会专家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主会场:

顶尖之声,共话慢病未来

开幕式后的主旨发言环节堪称慢病领域的智慧碰撞: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作为心力衰竭领域的权威领航者,系统性地回顾了过去一年该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与关键进展,为与会者勾勒出心衰诊疗发展的清晰脉络;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顾宁教授则将目光投向未来,前瞻性地探讨了血管信息获取与健康工程技术融合创新的前沿方向,展示了可能深刻改变血管疾病诊疗格局的新兴技术蓝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阐释了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从急性胸痛救治向全域慢病管理升级转型的战略构想与实践路径,为构建更完善的心血管健康防线提供了系统性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郑海荣教授聚焦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深入剖析了AI技术在赋能疾病诊断、治疗及健康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当前挑战,描绘了智能医疗驱动健康未来的广阔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教授立足医学影像学的现状与发展,深刻思考了影像技术在精准诊断中的核心价值与面临的瓶颈,强调了影像学作为疾病精准认知基石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五位顶尖专家的报告高屋建瓴,为大会奠定了前沿、创新、融合的基调。

1. 葛均波.png
1751868476901.png
1751868485939.jpg
1751868495559.jpg
1751868504461.jpg
1751868511193.jpg
1751868518158.jpg
8. 黄榕翀(新).jpg











分论坛:

精彩纷呈,深度碰撞


在随后的议程中,大会设立了多个特色鲜明的专题论坛:

慢病密码孙爱军、曹丰、于波、李子孝等教授深入剖析疾病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实践的转化奥秘。

规范化诊疗:张抒扬、卜军、徐明、陶凌等专家聚焦诊疗规范、AI应用、全周期预警及临床研究设计,提升实践水平。

跨学科诊疗:朱丹、陈韵岱、曾敬等教授展示了心血管代谢疾病(CKM)、影像融合技术、高血压防治等领域的跨学科协作硕果。

循证创新成果:郭远林、施小明、李建军、荆志成、李鹏等专家带来了血脂、环境病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肺动脉高压及抗栓药物管理的最新研究证据。

2. 曹丰.JPG
4. 李子孝.JPG
12. 曾敬.JPG

【首日亮点回顾】

首日的思想盛宴,不仅展现了我国慢病领域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多学科协作方面的深厚积累与蓬勃活力,更彰显了专家学者们为解决重大健康问题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image.png

7月6日的议程同样精彩纷呈!我们继续带来“从实验室到临床:慢病基础研究转化创新”、“慢病管理生活方式医学”、“多模态影像与检验技术前沿”、“慢病多学科交叉”以及“慢病创新技术与临床应用”等板块的重磅内容,还有聚焦GLP-1RA心肾代谢获益的专题会!敬请期待后续报道!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与碰撞,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启迪未来的重要契机! 感谢所有与会专家、学者、同仁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慢病管理与创新研究领域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大会主办方供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