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峰会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2019年会”于12月7日-8日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召开,峰会已连续举行四届,本次会议将继续秉承跨界融合的理念,汇集各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以“开拓、共融、共铸健康中国梦”为原则,映衬“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从医学人文、经济,医疗信息化、高血压慢病管理、互联网+医疗时代的慢病管理等热点话题,以演讲、学术报告和讨论的形式开展,学术盛宴让人目不暇接!
大会于7日上午正式开幕,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张宇清教授在开幕式中表示,一直以来,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医促会高血压分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血压的防控工作,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借助互联网+高血压峰会这一平台,各界学者实现了多维度的交流,以期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手段来管理高血压,造福人类。
孙宁玲教授、张宇清教授
大会主席、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进行了致辞。孙宁玲教授说道,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一直将“互联网、智慧医疗、跨界交流和开创融合”这些关键词设定为年会的办会宗旨,通过促进学科和行业间的交流和对话,开展不同层次的创新及合作。四年前,我们还在讨论什么是互联网?要怎么参与进来?而四年后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医疗领域更是把互联网视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效工具,并运用到各个层面。当前,人工智能(AI)将医学发展迅速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互联网带动了医学的发展,此次“互联网+高血压峰会”将积极应对这一的巨大转变,并以全新地姿态与时代共同进步。各位同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孕育了无数的可能性,很高兴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让我们一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刘力生教授、吕兆丰副会长、胡瑞荣副处长
随后,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终身名誉主席刘力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李青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胡瑞荣副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吕兆丰副会长分别做了开幕式致辞。
刘力生教授表示,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设立目标,呼吁将四类疾病,即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控制下来,否则可持续发展将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健康被视为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前提。我国是人口大国,特别是在心血管方面。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第1位的危险因素,我国有非常庞大的高血压患病人群,防控形势严峻。我国长期规划要求到2020年将我国1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包括孙宁玲教授在内的众多高血压领域专家,一直在努力。我们尽管制定了很多指南,包括基层指南,患者教育指南等,并逐步落实到基层去,但面对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我们依然面对很多困难。防治高血压的一线是“预防”;然后在基层提高高血压的检出率,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分担三甲医院的负担,真正实现分级诊疗的落地。
高血压的防治决不仅限于卫生领域,各个学科需要共同努力。互联网+和AI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高血压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未来的道路更宽、机会更多。本次“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峰会”的主题紧跟新时代的脚步和科学技术进步非常契合。
李青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本次大会的祝福,他希望从事信息技术、互联网+的专业人士与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一起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用颠覆性的思维和方法实现数据整合,共同推动高血压领域精准医学的发展。
胡瑞荣副处长谈到,此次会议主题非常契合我国现有政策和方针。首先,是互联网+的理念。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的重视。第二,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指导意见之后,我们又配套出台了高血压、糖尿病两个慢性病的分级诊疗技术方案,推动慢病患者向下沉。
因此,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既契合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工作,又体现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意义重要而深远。当前,互联网诊疗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范围内互联网诊疗行为共发生了4000多万亿次,未来还会更多。这一技术手段,让我们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更好地管理患者。此外,分级诊疗工作的成绩也已经显现,而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进一步丰富了分级诊疗工作的落实。最后,感谢高血压学术界及各相关领域专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不懈努力。
开幕式最后,吕兆丰副会长代表医促会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他提到,我国是高血压大国,高血压的防治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医学的范畴。在5G时代来临之际,将高血压的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带来了全新的局面,也预示在“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提出之后,医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闭环,以往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正在形成的健康医学。高血压实际跨越了这四大医学方面,而互联网+AI技术的加入,必将为我国高血压的管理带来新的飞跃。
TED演讲:跨领域交流,谱写人文精神
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是上午进行的来自各领域大咖的TED演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国恩教授以《大国经济与健康医疗》为题,从宏观视角跨界解读了我国健康医疗的发展现状与蓝图,为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峰会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
刘国恩教授、袁钟教授、刘玉村书记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袁钟教授带来的演讲是《为了医生的尊严》,以人文情感出发,表达了对医生这一职业的崇敬,激励年轻医生的职业认同感。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书记以《走好人生路》孕育人生大智慧于生动的实例,诙谐的语言中,多次博得观众喝彩。
李青教授带来《科学技术与医学》阐释了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医学发展新的源动力。
李青教授、陈冬牛所长、范伟院长
来自背景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的陈东牛所长,则以《健康在自己手中》为题,介绍了当前向大众普及健康理念的重要性。
跨界而来的腾讯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范伟先生介绍了“数字化诊疗与数字生物标记物识别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吸引了与会专家们的眼球。
最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教授则在《移动时代知识的真正价值》的演讲中,阐释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医疗领域应如何正确使用大数据。
主题发言:医疗信息化在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本场学术环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兆苏教授和胡瑞荣副处长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iHEC),即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区域iHEC体系,最后实现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实现高血压管理的智慧化。随后,孙宁玲教授分享了互联网平台的血压管理及器官保护的医学模式,指出互联网信息的管理给医学带来诊断、治疗精准的便利。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我们利用互联网平台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惊喜。
名家讲坛:互联网+高血压背景下的跨界融合
下午的学术活动则聚焦在互联网下高血压疾病管理这个主题。临床专家们紧紧围绕三个议题:高血压——心房纤颤的防治策略探索;高血压治疗如何考虑饮食、代谢风险和终生风险,以及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关注点,展开热烈讨论,群策群力,探讨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优化路径,提高患者获益。
结合12月8日分论坛的专题:不同高血压临床管理路径、血脂管理模式、血压管理的最佳信息化途径、最新高血压研究进展、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治疗如何实现达标、互联网+医疗时代的慢病管理等诸多方面,与会学者展开多方探讨。
本届峰会的内容的讨论范围从学术领域扩大到政策层面,设定的论题都是目前需要关注的热门内容,不同领域的跨界学者在一起打破壁垒给大家带来很多新意,互联网遇见医疗,既有创新又有机遇。当下,中国正引领全球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本届峰会讨论题目超过20个,每一个都设计独特,令人耳目一新,意犹未尽这是大多数与会者的声音!希望以此激励主办方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能够再接再厉,跨越巅峰!
期待下一届峰会的惊艳亮相!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