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8月9日至10日,由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和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联合举办的“2019年浙江省肿瘤内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年会”在杭州如期召开。本次会议以“规范·进展”为主题,重点回顾临床肿瘤学重要进展,就肺、乳腺、消化道、骨软组织、泌尿生殖系和头颈部等肿瘤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
值得关注的是,乳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日益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仍是本届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乳腺癌专场期间,多位专家针对临床关注的乳腺癌领域的热点、难点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交流与研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国内外乳腺癌临床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现整理该专场部分报告精粹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会议精粹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围绕“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之路:临床策略与共识”的话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王晓稼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乳腺癌诊疗成绩斐然,然而回顾性研究显示晚期乳腺癌领域的疗效数据改善并不明显。晚期乳腺癌的疾病特征使其治疗较为复杂,我国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专家自2014年制订第一版《中国晚期乳腺癌诊治专家共识》以来持续耕耘,对推动我国乳腺癌诊疗水平的规范化和先进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至2018年已更新出版第三版。
此外,王晓稼教授分别从重磅研究CBCSG006、“一线解救+维持治疗”理念和管理、适合中国国情的晚期乳腺癌指南、探索性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井喷式现象等五个方面,回顾梳理了中国学者在晚期乳腺癌领域的探索成就。王晓稼教授指出,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前临床迫切需要集合多学科团队力量,共同探讨最优治疗策略和最佳药物选择,从而最大化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徐正阳教授结合相关循证证据,围绕“激素受体阳性(HR+)晚期乳腺癌临床治疗变迁优化”的话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徐正阳教授指出,约60%的晚期乳腺癌为HR+/HER2-,尽管患者多数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然而往往1年左右就会出现耐药。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手段日趋完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的诞生推动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变革。
全球、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的Ⅲ期研究PALOMA-2的3年随访结果显示,哌柏西利联合芳香酶抑制剂(AI)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可进一步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7.6个月,各亚组治疗人群均显示PFS获益优势,不受年龄、病变部位、既往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无病间期、组织病理学亚型影响,且主要不良反应可控易管理。总而言之,CDK4/6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改善了内分泌治疗临床获益。
在题为“CDK4/6抑制剂真实世界数据总结”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曹文明教授指出,关注晚期乳腺癌相关临床试验进展的同时,也应关注基于医疗实践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真实临床实践中,超过50%的患者一线使用CDK4/6抑制剂加内分泌治疗,仅12.7%一线使用化疗;二线也有42.9%使用CDK4/6抑制剂加内分泌治疗。治疗模式方面,大部分起始剂量为125mg,仅少数患者需剂量调整,且治疗持续时间较长;临床结局方面,IRIS研究显示真实世界中应用CDK4/6抑制剂联合AI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超过75%,临床获益率(CBR)超过90%,2年无进展生存率达到64.3%,2年生存率超过90%,不同年龄、体能状态及内脏转移亚组均达到较好的生存结局,与PALOMA系列研究保持一致;满意度方面,96.4%的患者认为治疗达到或超出治疗预期,92.2%的患者认为不良反应与预期相当或优于预期。
病例讨论
本次会议还设立了晚期乳腺癌病例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亚兵教授围绕一例“左乳腺癌术后pT2N3M0 ⅢC期,Luminal B(HER-2阴性)”病例进行引导发言。针对该例患者——绝经后、HR强阳性、无病生存期(DFS)大于2年、内分泌继发耐药、无内脏危象、肿瘤负荷较小、既往内分泌治疗耐受性可——临床实际采取“氟维司群500mg肌注,q4w(首月负荷剂量)+哌柏西利125mg d1-21,q4w”治疗,总体疗效评价MR。安全性方面,出现3度中性粒细胞减少,3度白细胞减少,无发热和感染等不良反应,非血液学毒性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晓琛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圆教授和杭州市肿瘤医院郑如珍教授围绕术后辅助治疗策略、一线内分泌治疗选择、血液学毒性治疗管理等热点问题展开详尽阐述与探讨交流。郑亚兵教授在点评中指出,近年来CDK4/6抑制剂的应用进一步推进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获益;与化疗引发的DNA损伤和凋亡不同,哌柏西利可保留增殖的中性粒细胞前体,与其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通过推迟给药或调整剂量而有效管理。
此外,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沈朋教授对相关最新指南和研究等循证证据进行了解读,为临床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强化策略的用药选择和时机提出了建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邱福铭教授围绕辅助治疗和创新姑息疗法,详细介绍了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新策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王娴教授则以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希望为题,深入阐述了新型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小结
CDK4/6抑制剂是近年来冉冉升起的抗癌“新星”,正在迅速改变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有效地克服或延迟内分泌耐药的出现,为晚期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真实世界应用经验的积累,期待以哌柏西利为代表的CDK4/6抑制剂能给晚期乳腺癌临床治疗带来更多启示和助力。
编辑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晨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