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国内率先开展肠癌“三药”方案应用,将启动针对中国人群的改良研究

2020-06-10作者:静静资讯
科研

 通讯员 简文杨 李饶尧)结直肠癌作为我国第三大高发癌症,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已成为对人民身心健康日益严重的威胁。但是,结直肠领域药物的研究进展总体仍相对缓慢。

近日,中山六院肿瘤内科邓艳红教授团队在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上发表评论性文章,为目前的权威应用——“三药联合治疗方案”(氟脲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的进一步优化再添助力。该团队更将于近期拟启动针对中国人群的改良研究,以期得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用药剂量。

image001.png

“如虎添翼”,“三药联合治疗方案”将进行中国版专属研究

目前,结直肠癌领域临床应用的药物仍然主要是氟脲嘧啶类、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三大类化疗药及两种靶向药。近年来,关于“三药联合治疗方案”(氟脲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最早启用这个方案的Alfredo Falcone教授被称为“三药之父”。2014年,Falcone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大型III期研究(TRIBE研究)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比较了一线使用三药联合贝伐珠单抗与两药FOLFIRI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疗效。结果表明,一线使用高强度治疗方案,不仅提高了有效率,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

但是,由于没有与FOLFOX进行比较,以及可能影响后续治疗的选择,Falcone教授团队进一步设计了TRIBE2研究,提出了一线进展后“三药方案”再引入的大胆策略。该研究于2018年欧洲肿瘤学年会上首次报道,并于今年5月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杂志。结果再一次证实了高强度三药化疗联合靶向给患者带来的获益。

尽管要对三个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不良反应进行管理相对困难,对医生的要求和随访的要求也更高,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邓艳红教授团队对“三药方案”的疗效非常认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三药”的临床应用,且开展了多项“三药方案”治疗的临床研究,包括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及晚期肠癌的转化治疗等。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0例患者的管理经验,并一直关注“三药”研究的前沿变化。

在TRIBE2研究发表后,邓艳红教授团队通过对这些研究数据的仔细研读结合实际应用经验,提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点,分别是:针对BRAF突变亚组数据的结果与TRIBE研究差异较大、三药方案再引入人群的选择及有效率、总生存曲线在早期存在交叉等文章内细节问题,以Correspondence形式在Lancet oncology发表。以上问题均得到了Falcone教授团队的肯定和细致的一一回应,在答复中也补充了不少原文章中未体现的数据。

该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张剑威,中山六院肿瘤内科邓艳红教授为通信作者。此次文章发表再次体现了该院结直肠癌内科治疗团队在国际上所具有的影响力。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方案的应用和落地,邓艳红教授团队将启动中国人群的改良剂量的TRIBE研究(III期随机对照研究,TRIEB-C),拟给出最适合中国人群的剂量和高级版证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