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酚酞片禁用后,通便还能选什么药?

2021-03-03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资讯非原创 其他

作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 缪文清


不久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公告,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在我国的生成、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曾经风靡一时的“泻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微信图片_20210302104747.jpg


“排便难,难于上青天呐!”

“便秘之苦谁来解决?”

“常年便秘的我家里都备着酚酞片,那我该换成什么药”.......


用酚酞片一时爽,一直用真的很惆怅

酚酞片,又称“果导”片,其适应证主要是习惯性便秘或顽固性便秘。酚酞片在服用之后会刺激肠壁神经,软化粪便而缓解便秘症状,并且其作用持久,相对于其他泻药而言更加温和,价格也十分便宜,所以受到很多便秘患者的欢迎。


但是酚酞片属于刺激性泻药,它是通过刺激肠道神经而发挥作用。人体的神经有一个特性,就是在经常性受到某种刺激时,会趋于“麻木”,敏感性降低,以至于药物剂量越吃越大,不服药就无法排便,形成药物依赖性。


而且在长期使用酚酞片的时候,肠道的神经系统容易受损,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便秘。如果超量使用或是滥用,还会造成钾、钠、钙、镁等离子紊乱,可能诱发心律失常、肌肉痉挛、乏力等不良反应。


酚酞片对神经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有可能是不可逆的。而且在动物试验中,酚酞片还有致癌作用。在最近的几年,医院的医生几乎不用酚酞片来治疗便秘了,但是有很多人自行购买酚酞片服用,还有人用来减肥,有些假冒的减肥保健品中,还会违法加入酚酞成分。


很多国家早已禁用了酚酞片,我国的禁用也是势在必行。


其他的刺激性泻药还能用吗?有很多网友就问了那和酚酞片同类的其他刺激性泻药还能用吗?可以肯定地回答是可以用的,其他的同类刺激性泻药既然没被禁止,就仍然可以使用。


其他的同类药物主要为中药,有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这些植物含有蒽醌,与酚酞作用相似,通过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


但是刺激性泻药都会造成相似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导致不可逆肠神经损害及结肠黑病变,且有严重的依赖性,停药后反而加重便秘。因此,并不作为治疗便秘的首先用药,通常只有在其他药物无效时,才考虑使用。


常用的其他类型泻药


1、容积性泻药:也成为膨胀性泻药,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代表药物有麦麸、欧车前、聚卡波非钙等,此类药物口服后不被消化吸收,在肠内吸水膨胀形成胶体,使粪便变软、体积增大,刺激肠道蠕动进行排便。其本身的作用与膳食纤维相似,在泻药中安全性较高。


2、渗透性泻药:适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代表药物有乳果糖、山梨醇、硫酸镁、聚乙二醇4000等,此类药物口服后在肠道内不吸收,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把肠道之外的水分吸入肠道,稀释软化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而辅助排便。


3、润滑性泻药:适用于粪质干硬的患者,代表药物有液状石蜡、开塞露、麻仁润肠丸等,由肛门注入肠道,通过润滑肠壁和直接软化粪便,阻止水分吸收,达到通便作用。


4、促胃肠动力药:促胃肠动力药物主要为5-HT受体激动剂,其可与受体结合,刺激肠神经丛神经元,增加肠道动力,对慢传输型便秘有良好效果,代表药物有多潘利酮、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


酚酞片或者酚酞含片的禁止使用,确实给很多慢性便秘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但这种有可能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还是早禁止为好。



来源:上海药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