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且反复发作、发生间隔逐渐缩短。高钾血症反复发作,会增加CKD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因此,需要长期规范化管理。
高钾血症的诊断
血钾>5.0 mmol/L,即可诊断高钾血症,注意与假性高钾血症鉴别。
高钾血症的治疗
高钾血症的治疗包括急性治疗和长期管理两部分。
急性治疗
稳定心肌
对于有高钾血症伴或不伴ECG改变的患者,立即使用静脉钙剂是一线治疗方案。钙离子可迅速对抗钾离子对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稳定细胞膜电位,使心肌细胞兴奋性恢复正常。常在心电监护下用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推注,1~3 min 起效,持续30~60 min。如未见效果,可重复注射。
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①静脉滴注胰岛素和葡萄糖可以通过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运,从而降低血钾浓度。建议使用10%葡萄糖液500 ml加10 IU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持续1 h以上。一般注射后10~20 min起效,高峰为30~60 min,维持4~6 h,可降低血钾0.6~1.0mmol/L。
②如果患者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可静脉注射碳酸氢钠,通过H+-Na+交换,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5%碳酸氢钠150~250 ml 静脉滴注,5~10 min 内起效,持续约2 h。因钠离子可能会加重CKD患者容量负荷,在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慎用。
③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可使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通常30 min内起效,持续2 h左右。
促进钾离子排出体外
①利尿剂:对严重CKD患者肾脏排钾作用有限,但对伴有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的患者效果较好。
②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在结肠中钠或钙离子与钾离子的交换,减少钾离子吸收,促进其从粪便中排出。
③新型钾离子结合剂环硅酸锆钠:在全肠道内通过置换钠/氢离子而高选择性地捕获钾离子,减少肠道内钾离子吸收,从而快速有效地降低血钾浓度。
④透析治疗:是处理严重高钾血症,尤其是ESRD已有血管通路患者的首选方案。
长期管理
低钾饮食
低钾饮食是目前高钾血症长期管理的手段之一,得到了多项指南的推荐。但是,钾存在于多种食物中,患者往往难以凭借简单方法予以区分,因此患者对低钾饮食的依从性差异较大。下图为日常生活中常见食物的含钾量表:
常见食物每100g中钾含量表
停用或减量使用诱发高钾血症的药物
肾功能受损和低醛固酮血症患者容易出现药物诱发的高钾血症,其中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容易诱发高钾血症的药物包括RAAS抑制剂、保钾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中药制剂等,对于高钾血症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但是,RAAS抑制剂作为有确切心肾保护获益的治疗药物,获得了多项指南推荐,停用或减量使用将影响患者预后。《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的长期管理》建议对于使用RAAS抑制剂而出现高钾血症的患者,应使用其他方法积极控制高钾血症,尽量避免RAAS抑制剂的停用或减量使用。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在肾功能严重受损情况下,多数患者代谢性酸中毒长期存在。对于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CKD患者,使用碳酸氢钠可缓解酸中毒,促进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使血钾降低。但碳酸氢钠不宜长期使用,以免钠在体内潴留。
促进肾脏排钾
髓袢/噻嗪类利尿剂是增加尿钾排出的常用药物,但其疗效取决于残余肾功能,且无法预测利钠和利钾效果,临床上需要谨慎使用。要密切监测尿量及其潜在不良反应。
促进肠道排钾
可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新型口服降钾药物。
EN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肾病整理
参考资料:
①薛澄 梅长林.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的长期管理[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 37(4): 380-384.
②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管理实践专家共识[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 36(10): 781-79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