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患者中,慢血流/无复流现象较常见,如何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提高灌注水平,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近期,JAHA刊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团队进行的CHANGE试验结果表明:
直接PCI术前预先静脉给予尼可地尔可有效提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血流灌注水平,并进一步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
CHANGE试验是一项国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干预性临床研究,共纳入238例急性STEMI患者。
研究者将其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n=120,PCI前至术后24小时持续使用尼可地尔)和安慰剂对照组(n=118)。所有患者在术后5~7 d以及术后6个月行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以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变化。
图1 CHANGE试验流程图
研究显示,尼可地尔组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不仅在直接PCI术后5~7 d较安慰剂对照组患者明显缩小[(26.5±17.1)g vs.(32.4±19.3)g,P=0.022],在术后6个月也明显缩小[(19.5±14.4)g vs.(25.7±15.4)g,P=0.008]。
注: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MR: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红线代表均数±标准误。所有接受首次或第二次CMR评估的患者具体数值以点标识
图2 尼可地尔组与安慰剂对照组在直接PCI术后5~7 d(左图)与术后6个月(右图)CMR所评估心肌梗死面积的比较
此外,就直接PCI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尼可地尔组患者也明显低于安慰剂对照组[9.2%(11/120) vs. 26.3%(31/118),P=0.001]。
研究者指出,对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要关注心外膜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两个层次病变,同时要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血运重建干预和冠状动脉微循环调节。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在急诊PCI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会增加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
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老年患者、就诊时间延迟、糖尿病、STEMI等,研究者指出,对于急诊术前评估为高危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者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身就是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改善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可能是有效预防急诊手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重要措施之一。
虽然既往已有研究证实围术期使用静脉给予尼可地尔可明显减少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并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肌酶峰,但以CMR评估静脉予以尼可地尔对患者术后心肌梗死面积干预效果的研究尚缺乏,而当前这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补充。
研究者表示,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微循环功能为治疗靶点以期进一步缩小梗死面积的临床研究仍值得进一步探索。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与2016版指南相比,新指南在危险分层评估方面更新了哪些要点?新指南在危险因素分层评估有什么优势?
做开胸手术不锈钢关闭胸腔的病人,术后可以做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