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结直肠癌的防控仍面临严峻挑战。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或经过治疗后终将出现疾病进展,故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我国结直肠癌人群整体生存率的关键。2017年,拜耳公司研发的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拜万戈®)获批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为广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希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结直肠癌的全程治疗。2018年10月,瑞戈非尼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使得更多结直肠癌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三线治疗。
为继续推进临床治疗规范化水平、提升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获益,在“雨生百谷熙春时节”的北京、上海、广州、郑州四地同时召开新瑞论坛全国连线会议,来自全国结直肠癌领域的专家共同就结直肠癌的多线程治疗策略等学术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明教授发表了相关观点,现整理如下。
高明教授
结直肠癌每年的发病人数近136万。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位列前5,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达37.6万,死亡病例达19.1万,50%以上的患者诊断时已进展至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目前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手段以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为主,其中,化疗主要有FOLFOX和FOLFIRI两种方案。
而对于靶向治疗,源于肿瘤的血管新生在其发展、增殖和转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论上来讲,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肿瘤周围的新生血管变少,可达到“饿死”肿瘤的效果。也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而若中途停止抗血管生成治疗,则反会导致肿瘤血管的疯狂生长。理论与实践均充分证明,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的全线治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最常见的靶向药物有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和瑞戈非尼。
而瑞戈非尼是唯一一个可口服给药的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已在我国获批上市并进入了医保目录。自上市后,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国开展的首个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研究——CONCUR研究,招募了来自25个亚洲国家、204个中心既往一线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研究表明,瑞戈非尼显著延长了患者中位OS。
此外,该研究亚组分析表明,一线、二线未使用过靶向治疗药物的患者,获益更加明显,死亡风险降低了45%。由此,瑞戈非尼在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中已占据坚实地位,希望能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将其前移到一线、二线的治疗中,使更多患者尽早受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