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药名后面都有“普利”这个小尾巴,它们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咳嗽是ACEI类降压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5%~25%,多出现在服药后1周左右,持续性、刺激性、阵发性,卧位以及夜间加重。
如阿司匹林,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从而诱发咳嗽,通常服药后30分钟内出现。
如胺碘酮,多在连续用药3-12个月后出现间质性肺炎,表现为剧烈干咳、呼吸困难、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如氢氯噻嗪,可致间质性肺炎急性发作、非心源性肺水肿,表现为用药后数小时出现咳嗽、哮喘、哮鸣音和低热。
如博来霉素,常在停药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导致非特异性肺炎和肺纤维化。
如对氨基水杨酸钠,多发生在用药3 周后,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可伴有干咳、哮鸣音、肺泡浸润等。
如柳氮磺吡啶,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肺浸润、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纤维化肺泡炎。
除了上述常见的引发药源性咳嗽的药物,还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普萘洛尔、利福平、异烟肼、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卡马西平、麦考酚酸吗乙酯、呋喃妥因等药物。
来源 北医三院药剂科 作者邱婷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