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直接进入!
作者: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吕童莲 刘彤
心包积液、浸润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可出现QRSV低电压(LQRSV),最近研究显示也可发生在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和非缺血性左心室瘢痕(NILVS)患者中。目前,LQRSV可能是致心律失常标志物并具有相应临床意义,特别是在运动员赛前筛查中,主要根据12导联心电图。
目前研究中很少关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LQRSV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HCM是心脏性猝死(SCD)的常见原因,也是运动员赛前主要筛查的心脏疾病。然而左室壁厚度增加(HCM的形态学特征)时QRS电压通常显著升高。同样由于运动导致的生理性重构,QRS高电压通常见于运动员心脏。而LQRSV的发生机制与此相反,迄今为止很少研究。
因此,该研究旨在评估LQRSV在大型HCM患者和优秀运动员队列中的发生率及该ECG模式是否可能具有相关临床价值。
该研究纳入197例HCM患者和771例奥林匹克运动员(平均年龄分别为58±13岁和23±4岁),旨在进行LQRSV发生率及临床相关性研究。临床特征包括家族史/个人史、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核磁(CMR)。
LQRSV在HCM患者和运动员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1%(22例)和2.3%(18例)。对于HCM患者LQRSV组与非LQRSV组在心功能分级(NYHA I~Ⅱ级为90% vs. 91%;P=0.983)、症状(27%vs.18%;P=0.478)、室性心律失常(40%vs.39%;P=0.857)上无显著差异,但LORSV组在CMR中LGE范围更广(4.1±1.5vs.1.5±0.7;P<0.001)。运动员中LQRSV组倒置T波(22% vs. 9%;P<0.001)和室性心律失常(28% vs 8%;P=0.005)发生率更高。一例LQRSV运动员中发现了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平均4.5±2.6年随访中,HCM患者中LQRSV组心功能恶化(31% vs. 14%;P=0.038);卒中(22% vs. 6%;P=0.008)和ICD植入(27%vs.10%;P=0.015)发生率较高。无基础心脏疾病的LQRSV运动员未发生临床事件。
因此,该研究发现LQRSV在HCM患者中较为常见(发生率为11%),并且在中期随访中与不良临床结局有关,包括心功能分级恶化更快,卒中和ICD植入的发生率更高。另一方面,运动员中LQRSV相对少见(发生率为2.3%),但LQRSV与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有关,提示LQRSV可能是潜在心脏疾病风险的标志。
表1.HCM患者LQRSV组与非LQRSV组心电图特征
图1.典型HCM患者QRS低电压的12导联ECG。
图A:12导联心电图显示所有肢体导联QRS电压降低(<0.5 mv),但心前区导联(V2~V4导联)R/S电压明显升高;
图B:CMR显示明显左室肥厚位于前后、基底室间隔中部,可见若干片状LGE区域。
图2.HCM患者LQRSV组与非LQRSV组随访中临床事件发生率
A:心功能等级恶化趋势;B:卒中发生率;C: 新植入ICD
来源: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达格列净不仅能治心衰,还能降尿酸?患痛风的心衰患者可能有救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