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缺氧感知获诺奖 肾性贫血治疗首先获重大突破

2019-10-14作者:静静资讯
科研

(通讯员 程守勤)近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重磅消息,本年度生理学与医学诺贝尔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凯林(William Kaelin), 西门扎(Gregg L. Semenza)和英国科学家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ohn Ratcliffe),用以表彰他们对细胞氧感知和适应机制的创新发现,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和热议。那么这个研究发现到底有哪些重要的临床意义?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主任医师、中华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著名肾病专家刘必成教授,作为肾脏科医生,亲身体验了该理论创新在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首次成功地被转化应用,他在感到十分高兴的同时,欣喜地接受了记者采访。

刘必成告诉记者,氧是所有生命体能量代谢过程中必须的重要元素,没有氧就没有生命。细胞对氧的变化能够进行十分精细的调控,以适应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缺氧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损伤,而氧过多同样也可以造成组织细胞损伤。但是细胞对缺氧的反应过程是如何精确调节的,一直不十分清楚。三位科学家为期27年的研究,系统揭示了细胞适应氧变化的调控机制。其中特别是低氧诱导因子(HIF)的发现以及其体内活性调控过程的认识,为人类寻找氧代谢紊乱相关性疾病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野。尤其幸运的是,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终末期肾衰患者中几乎100%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导致患者乏力、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下降,心血管病变和死亡率增高。数十年前,人们已知道,这种贫血的发生主要与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减少有关,并发明了人类重组EPO来治疗这种贫血,但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患者还不得不补充一些铁剂,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没有效果,成为困惑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难题。可喜的是,基于该理论的创新发现,人类已成功开发出小分子药物,通过短暂、可逆性抑制HIFα的降解,促进机体内源性EPO及其受体的表达,同时抑制铁调素的产生和促进铁的有效利用,从而有效地克服肾性贫血治疗的困难。

刘必成介绍,他所在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科以及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作为全球首个三期临床试验研究单位之一,完成了中国单中心最大样本量的HIF稳定剂(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评估,发现它能快速、有效纠正透析和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同时改善患者的铁代谢紊乱,该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刘教授认为此项研究工作进一步验证了体内缺氧调控机制的临床实用价值,特别是为肾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目前刘教授正在领导全球首个全国多中心四期临床试验,进一步探讨该新药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优化用药方案。

刘必成指出,从理论创新到转化成临床应用是一个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由于缺氧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因此,此次三位授奖科学家的杰出贡献有可能为人类治疗一系列缺氧相关性疾病(如:贫血、中风、心肌梗死、伤口愈合、甚至肿瘤等)开辟新的方向。

刘必成教授与获奖者Kaelin教授合影(1).jpg

(刘必成教授与获奖者Kaelin教授合影)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