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化疗白细胞低了,患者也会有感觉?| 肿瘤科临床宝典

2022-05-31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话题

化疗白细胞低了,患者也会有感觉?

讲者:曲晶磊教授

曲晶磊.jpg
曲晶磊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结直肠癌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辽宁基地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营养学会肿瘤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辽宁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化疗白细胞低了,患者也会有感觉?
video



监测白粒细胞不能忽视


1、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其中中性粒细胞是抵御大多数感染的重要屏障。化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白粒细胞减少,白粒细胞减少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感染会延误抗肿瘤治疗,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一种看不见的副作用,因此化验监测至关重要。化疗期间,患者应每周复查一到两次血常规,同时自行测量体温,如发现发热症状,需及时就诊。


3、即便在疫情期间,血常规检查依然要引起重视,如果不方便到既往就诊医院,建议患者就近到人群密度较小的社区服务中心或一、二级医院进行检查。若出现明显异常,需前往就近医院处理,并且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


如何判断白细胞是否减少了?


1、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下限。


2、中性粒细胞减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2.0*109/L。


3、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腋下温度大于38.1℃或两小时内连续两次测量腋下温度大于37.8℃,同时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


化疗期间白细胞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一般在化疗后一周开始出现中性粒细胞的下降,在第10~14天出现最低点,在21~28天,逐渐恢复正常。


白粒细胞减少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白粒细胞减少的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等非特性表现。白粒细胞明显减少的患者可突然出现畏寒、高热、出汗等症状,在2~3天内发生严重感染。


家属应该做些什么?


1、在患者感到不舒服的时候,给他们测量体温,如果出现发热,请立刻给医生打电话。如果患者去急诊,请告诉急诊科医生,他们患有肿瘤,正在接受化疗。


2、当患者出现轻度的白粒细胞减少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居家对症口服升白药物。居家过程中要注意下几个方面:


1)限制外出,保持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可居家进行适当的锻炼来增强自身免疫力。


3、已经发生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患者,应立刻就医。

头.png

《肿瘤科临床宝典》主讲团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中国医科大.jpg

扫码关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