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徐自强:永远冲锋在前的健康卫士

2022-02-20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人文

2022-02-11_100604.jpg


徐自强医生


徐自强,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


徐自强于1991年调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6年开始从事急诊工作,至今已经25年。在工作中,他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是院前的急救,还是院内的急诊,抑或是全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要一声令下,他总是冲锋在前,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由于工作突出,他先后获得“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第五届中国医师奖、郴州市德医双馨医务工作者、郴州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郴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争分夺秒,冲锋在前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点窗口。这里急症、重症患者多,抢救频繁,工作强度高,经常上演着生死时速。身为急诊科主任的徐自强,每一天都在争分夺秒中度过。


2003年的“非典”时期,徐自强负责郴州市全市发热患者的转运工作。无论是火车站、汽车站,还是偏远山区,哪里有疫情报告,哪里就有他身穿防护服的身影。在抗击“非典”疫情期间,徐自强出车转运发热患者达200多次。由于工作突出,他被郴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抗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并荣获三等功。


2008年初,郴州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冰雪灾害。全市停水停电,交通通信全部中断,郴州成了一座冰冷漆黑的“孤城”。由于住院部病房爆满,大量患者只能滞留在急诊科。没有病房,徐自强就申请临时借用眼科的病房。为确保医疗安全,徐自强以科室为家,吃住都在值班室里。整个冰灾期间,急诊科共收治了1365例留观患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在全球肆虐。10月,一名临武籍西非务工人员返乡后出现发热、抽搐、血便等症状。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出现昏迷、休克,其种种临床表现都与埃博拉流行性出血热极为相似。当时大家都不敢接近这名患者,但徐自强却说,在科室里我的年龄最大,你们都还很年轻,让我上。他身穿隔离衣,既做医生又做护理工作,为患者插胃管和导尿管,给患者喂药。直到患者病情好转,他才放心将患者交由其他医生继续治疗。


2017年,急诊科来了一名被五步蛇咬伤的患者。病情十分危急,但患者却因为费用问题拒绝接受一切治疗。“先不考虑钱的问题,一切以治病为重。”徐自强一边安慰他,一边给他的治疗方案中加入抗五步蛇血清。原来这名患者来自永州,家徒四壁,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孩子,全靠他捕蛇为生。了解情况后,徐自强向医院领导汇报,为他减免了全部医药费用,并动员科室员工为他捐款,用于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如今,这名患者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修建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又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越过越好。他还不时到医院来找徐自强聊家常,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无畏艰险,勇于担当


急诊科医生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不仅忙碌,还暗藏着诸多风险。二十多年的急诊生涯中,无畏艰险,全力以赴已经成了徐自强的本能。


1998年,郴州市一位42岁的工人,因心肌梗死被送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还没进入急诊科,患者就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在当时没有任何抢救设备的情况下,徐自强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为患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间就是生命,由于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2002年5月,永州市新田县一名年轻女性患者因中毒导致呼吸衰竭,当地医院要求转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由于救护车上没有配备呼吸机,只有靠捏呼吸球囊的办法维持患者呼吸。由于球囊使用操作有一定要求,因此转运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徐自强在为患者捏球囊。在将近3小时后,患者终于安全转入到医院急诊科。


2010年5月1日,郴州市郊区一名35岁的男性患者突发室颤。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徐自强带着抢救设备陪患者进高压氧舱做高压氧治疗。在舱内的升压过程中,患者的姐夫出现了鼻出血。第二天由于无人陪护,徐自强只得自己一人继续陪患者进舱治疗。自此以后,当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做高压氧脑复苏时,陪同患者进高压氧舱治疗便成了徐自强的日常工作。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郴州也受到波及。“我参加过‘非典’防治,有经验,我第一个请战”。1月23日,徐自强第一个主动向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提出加入救治组的申请,志愿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这已不是徐自强第一次主动请缨,他也是抗击“非典”、甲流的“钢铁战士。”每当危急时刻来临,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穿上这身白大褂,我们就应该往前冲。”这便是他坚守的理念。


子承父业,仁心传承


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徐自强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医院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如今,受他的影响,他的儿子徐秋笔也成了一名医生,这让他非常欣慰。


“我爷爷、我父亲、我和我儿子,都是医生。”徐自强自豪地说,他常告诫儿子,“我们一家四代都是医生,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医生,一个让病人满意的医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在得知医院征集医生到发热门诊值班后,徐自强毫不犹豫地帮自己儿子报了名。1月23日,徐秋笔作为第一批救治组成员进驻医院发热门诊隔离区。


1月26日中午,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徐自强已经连续工作48小时。不过他还是趁着午餐时间,抽空到相隔不到10米的发热门诊,去看望同样在值班的儿子。父子俩虽近在咫尺,却因防护门的阻隔,不能言语交流。徐自强只能在处方笺上重重写下“秋笔,加油!”他左手举着处方笺,右手比画一个“V”字,隔着防护门的玻璃,给儿子加油打气。


徐自强父子的感人事迹很快在医院内传开,大大鼓舞了医护人员的士气,也增加了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


“其实我跟妹妹都能感受到父亲对我们的爱,如果可以,他也希望我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但他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个党员,”徐秋笔说,“我以父亲为荣。”


多年来,无论是洪水灾害后的救治,还是矿难医疗救援,抑或是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只要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要有急救需要,现场就少不了这位永远冲锋在前的健康卫士。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吴蕾、何红华 撰写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