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第15个“全国疟疾日”

2022-04-03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疟疾


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通知中指出,2022年4月26日是第15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2020年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疾病防控成果。今后,全社会仍要继续努力,持续推动落实各项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策略措施,继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微信截图_20220402153648.png



疟疾


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等。

  • 重症疟疾

疟疾确诊病例,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

  • 无症状感染者

血液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

临床表现

  • 典型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寒战、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

  • 不典型临床表现: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

  • 重症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


 潜伏期  

间日疟有长短潜伏期,短者一般为12 d~30 d,长者可达1年左右;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仿;恶性疟一般为11 d~16 d,三日疟一般为18 d~40 d。

 前驱期 

初发患者发作前3 d~4 d常有疲乏、头痛、不适、畏寒和低热等。

 发作期 

典型的疟疾发作先后出现寒战、发热、出汗退热的周期性症状。但初发患者临床发作常不典型。多次发作后可见贫血、脾大。

恶性疟多起病急,寒战、出汗不明显,热型不规则,持续高热,可达20h以上,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较短。

 发作周期 

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一次,但间日疟初发病例的前2~3次发作周期常不典型,呈每日一次;其后可呈典型的隔天发作。恶性疟一般间隔24h~48h发作一次,在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患者体温可不恢复正常。三日疟隔2日发作一次,且较规律。疟疾的发作多始于中午前后至晚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

 重症疟疾 

重症疟疾患者可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指征:

昏迷、重度贫血(血红蛋白<5 g/dl,血细胞比容<15%)、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265 μmol/L)、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血糖<2.2 mmol/L 或 <40 mg/dl)、循环衰竭或休克(成人收缩压<70 mmHg,儿童收缩压<50 mmHg)、代谢性酸中毒(血浆碳酸氢盐<15 mmol/L)  等。


特殊类型疟疾

 孕妇疟疾 

症状一般较重,特别是感染恶性疟原虫时,易于发展为重症疟疾,且往往造成早产或死胎。 

 婴幼儿疟疾 

见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起病多呈渐进型,常表现为不宁、厌食、呕吐,热型不规则,易发展成重症疟疾。

 输血性疟疾 

由输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引起,具有潜伏期短和无复发的特点。

 先天性疟疾 

含有疟原虫的母体血经受损的胎盘或胎儿通过产道时皮肤受损而进入胎儿,在出生后 7 d内发病。 症状与婴幼儿疟疾相似。


推荐阅读
2020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

部分内容节选自《WS 259-2015 疟疾的诊断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