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与再感染

2023-07-1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


消化性溃疡:人群中约有10%的人口在其一生中会发生消化性溃疡。综合多项研究显示,在300万诊断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中,有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90%的胃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如不根除幽门螺杆菌,多数患者会面临消化性溃疡的反复复发,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治愈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显著降低/防止溃疡的复发。


胃癌:约90%的胃癌发生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据统计2020年,全球新发胃癌109万例(中国47.9万例,占44%)、胃癌死亡77万例(中国37.4万例,占49%),即目前中国是全球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最高的国家。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个体终身发生胃癌的风险为1%~5%,遗传、社会经济、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如高盐饮食、吸烟等,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因素对于胃癌发生的作用都远远低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癌作用。约37%的癌症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者胃癌发生风险,是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在感染者没有发生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之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以完全避免感染者发生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的可能;对于已经发生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虽然也可以降低其胃癌发生风险,但患者仍然面临一定的胃癌发生风险,这些患者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还需要定期的接受内镜随访观察。


结直肠癌:来自NIH的分析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其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项发表于2013年、分别纳入22项和28项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发生率增加,即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结肠腺瘤和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有研究显示,在感染早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


胃肠外疾病: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与某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这些疾病已经被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纳入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指征。


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多在儿童期获得,不经治疗,多数感染者将终生携带幽门螺杆菌,这种慢性感染会导致人体发生持续性、低度的炎症反应,因此与这种持续低度的系统性炎症相关的疾病也被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具有相关性,如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肝胆疾病、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这些关联多基于有限的和不一致的数据,仍然没有结论。2019年日本幽门螺杆菌管理指南将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和慢性荨麻疹纳入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指征。


幽门螺杆菌成功根除后的再感染率


很多患者没有在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时候就进行根除治疗,是因为担心根除后发生再感染。在临床诊疗中观察到,很多被认为是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患者,并不是真正的再感染,而是最初的根除治疗并没有成功。多项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成功根除后的年再感染或复发率,在发达国家的成年人中较低(<2%),在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和儿童中较高(5%~10%)。我国的调查研究显示,成年人幽门螺杆菌成功根除后的年再感染率为1.5%,与发达国家的再感染率相近。导致我国感染者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少数民族、文化程度较低、胃癌家族史、居住于中国西部地区及华中地区。


已有研究显示,基于家庭的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管理策略比单一家庭成员的筛查治疗更能降低感染者的再感染或复发率。


来源:成大夫谈消化



好文推荐


▶ 肠镜检查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

▶ TIPS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腹泻的用药选择及注意事项

▶ 胃镜检查前用药以及注意事项

▶ 抑制胃酸分泌药——奥美拉唑

▶ ICU成人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2020年美国重症医学会指南

▶ 医生让吃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到底是什么?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