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17万房颤分析: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如何?

2020-12-14作者:壹声资讯
心律失常

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等代表中国房颤注册登记研究组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房颤患者中,抗凝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规范。

在需要应用抗凝药物即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中,大约22%未接受抗凝治疗;而在CHA2DS2-VASc评分为0分或1分的患者中,大约50%接受抗凝药物治疗。

在未接受房颤消融治疗的患者中,仅30.7%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中国房颤注册登记研究为一项全国性的多中心、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该分析从全国362家医院纳入170646例房颤住院患者,其平均年龄为68.7岁,55.9%为男士。

88.8%的患者知晓房颤类型,整个队列中54.3%为阵发性房颤,25.3%为持续性房颤,9.2%为长程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

合并症中,高血压最常见(42.7%),其次是冠心病(25.9%)、心衰(21.4%)、糖尿病(14.3%)、心肌病(4.7%)、慢阻肺(2.9%)。

80.4%的患者有CHA2DS2-VASc评分信息,其中64.8%接受抗凝治疗,4.9%接受抗血小板治疗,30.3%未接受任何抗栓治疗。

2/3的患者CHA2DS2-VASc评分≥2分,其中21.9%未接受抗凝治疗。

相反,在CHA2DS2-VASc评分为0分或1分的患者中,51.8%却接受抗凝药物治疗。

研究者指出,这说明我国临床医生需要进一步评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适应证。

在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中,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率高于华法林(53.6% vs. 46.4%),而在CHA2DS2-VASc评分为0分或1分的患者中,华法林应用率更高(56.7% vs. 43.6%)。

在接受射频消融的患者中,77.6%单纯进行肺静脉隔离。在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单纯接受肺静脉隔离的患者比例也更高,但大约15.4%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肺静脉隔离与其他消融治疗。

在未接受消融治疗的患者中,仅30.7%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的应用率依次为31.0%、21.5%、14.7%、15.1%。

来源: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real-world study of Chinese atrial fibrillation registry. Chin Med J (Engl), 2020, 133(23): 2883-2884.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