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超声、CT、MRI和PET/CT,哪个是肝包虫病的首选筛查方法?

2022-01-2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包虫病是呈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400万人感染肝包虫,另外有6000万人处于感染风险中,严重危害全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发展。我国西北部是全球范围内的高发地性,人群患病率为0.5%~5.0%。在过去的20年
里,我国新增包虫病5000余例,给患者及其家
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导致我国
西部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一。


包虫病可发生于全身各个脏器,以肝脏居多,
其次为肺脏,发生于其他脏器相对少见,手术是根

治包虫病的主要方法。包虫病起病隐匿,因病灶大小和所在部位不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症状无特异性。流行区生活史只能作为诊断线索之一,血清学检查结果有一定帮助,但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所以影像学是诊断包虫病的重要方法。

诊断依据

(一)流行病学史

有流行区的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有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有狐、狼等野生动物及其皮毛接触史;有从事来自流行地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早期病灶较小时多无临床症状,当病灶较大(>10cm)时可对周围脏器和脉管系统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如腹胀和隐痛;包虫病灶压迫、侵蚀或破入胆道引起梗阻性黄疸;囊型包虫病(CE)囊肿破裂入腹腔时,可出现类似消化道穿孔的表现,如剧烈腹痛,可伴有发热、荨麻疹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合并感染后可出现酷似肝脓肿的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因肝功能衰竭、胆系感染以及肺、脑等器官转移而致死。


(三)实验室检查


常规的免疫学实验方法都可以用于人体包虫
病的免疫学检测,但目前血清学检测已经不再作为地区性大规模筛查的首选诊断方法,更多的是对影像结果的确认。


现有的包虫病免疫学实验方法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实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抗原的性质和质量;检测用的实验系统;棘球蚴的大小、数量、部位和活力;不同地域的虫株差异;个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差异等。国内外普遍应用的主要方法为: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

(2)间 接 红 细 胞 凝 集 实 验(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IHA)检测;

(3)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检测;

(4)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检测;(5)包虫病DNA检测。

其中,ELISA已广泛用于AE的临床诊断,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超过90%。而由4种抗原组合制成的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具有便携、实时鉴别两型包虫病的优势,目前广泛用于协助流行病学筛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推荐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推荐超声作为肝包虫病的首选筛查方法证据级别∶Ⅲ,推荐强度∶强)



超声检查既可作为肝包虫病的首选筛选方法,也是术后随访或药物治疗后判定疗效的主要检查方法(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但超声结果易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不同医院和地区之间的诊断水平仍存在差距,且超声图像不如CT、MRI 直观。因此,不典型的病例建议其他影像学方法进一步检查。


超声造影的价值在于明确部分病灶周围的血供情况,从而间接提示病灶的浸润特性或虫体活性,但其临床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故不推荐作为常规的影像检查手段。



(二)推荐CT作为肝包虫病的常规检查方法(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常规肝区CT平扫和增强扫描,推荐肝区螺旋CT多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CT成像的优势在于全面显示包虫病灶的特点,尤其对钙化显示敏感(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CT血管成像能够准确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主干及下腔静脉与病灶的毗邻关系(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弱)。



(三)推荐MRI作为肝包虫病的必要补充检查方法(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鉴于高场强MR设备扫描时间短、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覆盖范围广、图像更清晰、诊断更准确等诸多优点,推荐检查设备场强为1.5或3.0T (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推荐检查序列包括∶

(1)T1WI∶轴面快速自旋回波(FSE/TSE)等序列(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2)T2WI∶轴面FSE/TSE等序列(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3)T2WI 脂肪抑制序列∶轴面及冠状面FSE/TSE 等序列(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4)DWI∶b值500~1000 s/mm²(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弱);

(5)MR 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2D及3D序列(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增强扫描序列作为选择性项目,目前尚无证据推荐MRI 增强扫描作为检查常规序列。



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高软组织分辨率等优点,是对包虫相关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重要补充。研究显示单纯性肝囊肿与单囊型肝包虫ADC值存在显著差异,能够进行鉴别诊断,此外,AE病灶实质在DWI序列上一般无扩散受限,可作为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之一,但DWI图像不足以显示包虫病灶形态结构特征,无法单独作出定性诊断,故不作为强推荐成像方法。MRCP对特征性的小囊泡显示最佳,同时也是显示胆管并发症的最佳成像方法。



(四)建议PET/CT作为评价肝包虫病药物治疗效果的首选监测方法(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弱)



使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F-FDG)作为示踪剂,采用标准18F-FDG采集(注射示踪剂后1h)和延迟采集(注射示踪剂后3h)(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弱)。


不推荐PET/CT作为诊断肝包虫病的常规检查手段,其主要价值在于根据放射性药物摄取的程度来判断泡型包虫的生物学活性及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影像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感染影像专委会. 肝包虫病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 55(1): 5-11. DOI: 10.3760/cma.j.cn112149-20191204-00960.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