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寒冬腊月,血压升高、急着来医院急诊的人可真不少!在了解“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后,大家应该知道一些在急诊室里,如何规范治疗血压的一些事了。
一、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1.治疗原则:
①应该持续监测血压及生命体征;
②去除或纠正引起血压升高的诱因及病因;
③酌情使用有效的镇静药,以消除恐惧心理;
④尽快静脉应用合适的降压药控制血压,以阻止靶器官(如脑、心、肾等)进一步损害,对受损的靶器官给予相应的处理;
⑤降低并发症并改善结局。
2.药物选择
①选用原则:根据受累的靶器官及肝肾功能状态选择药物。
②理想药物,应该能够预期降压的强度和速度,保护靶器官功能,而且还方便调节。
③“高血压急症”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的常用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艾司洛尔、尼卡地平、美托洛尔、拉贝洛尔、乌拉地尔、依那普利拉、地尔硫䓬、肼苯哒嗪、非诺多泮、硫酸镁。
④经过初始静脉用药,如果血压趋于平稳,可以开始口服药物,静脉用药逐渐减量至停用。
3.降压的幅度及速度
①指导原则:在不影响脏器灌注基础上降压,渐进地将血压调控至适宜水平。不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急症降压的幅度及速度不同。
②初始阶段,1小时内的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
③在随后的2~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160/100 mmHg左右。
④如果可耐受,在随后24~48小时逐步降压达到正常水平。
⑤对于妊娠合并“高血压急症”者,应尽快、平稳地将血压控制到相对安全的范围:<150/100 mmHg,并避免血压骤降而影响胎盘血液循环。
⑥对于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者,需要尽快将血压降至可以改善心脏供血、降低心肌氧耗量、改善心功能的水平。
⑦对于“合并主动脉夹层”者,应该迅速降压至维持组织脏器基本灌注的最低血压水平,一般需要联合使用降压药,并要重视足量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如不适用(如气道阻力增加),可考虑改用非二氢吡啶类CCB类降压药。
4.注意事项
强调指出:“高血压急症”的血压控制,是在保证重要脏器灌注基础上的迅速降压。对于已经存在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其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应该注意避免。
二、关于“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1.在24~48小时将血压缓慢降至160/100 mmHg!
没有证据说明紧急降压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所以说,如果没有“新近发生”靶器官(如脑、心、肾等)损害的血压升高,别急着让医生赶紧降压,未必就是正确的!
这就容易理解:在国外医院的急诊看高血压,整个晚上可能仅仅只有护士来测量、观察血压变化而已。
2.可以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如CCB、ACEI、AR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还可根据情况应用襻利尿剂。
实在忍不住想说:如果不是“高血压急症”,尽量避免静脉输液!尤其是在寒冬腊月!
3.初始治疗可以在门诊或急诊室,用药后观察5~6小时。
4.2~3天后门诊调整剂量,此后可应用长效降压制剂控制到最终的目标血压水平。
5.急诊“高血压亚急症”患者在血压初步控制后,应调整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案,定期门诊调整治疗。
6.具有高危因素的“高血压亚急症”,如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以住院治疗。
参考文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
来源:朱鑫璞中风预防门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