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罗璇
1例11岁男性患儿,因“关节疼痛3个月”入院。
现病史
3个月前,患儿运动后出现腰部疼痛后逐渐出现双膝、双踝及足背肿胀、疼痛,逐渐加重,当地医院完善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显示双侧腋窝较大淋巴结,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MR)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炎,臀部肌间渗出,肌肉骨骼超声显示双胫骨结节处附着点炎可能,考虑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每次25 mg,共2次),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25 mg,tid)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既往史
出生、生长发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体温(T)36.5℃,心率(HR)96 bpm,血压(BP)114/82 mmHg,全身皮肤无皮疹、黄染,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区淋巴结可触及,质韧,边界清,双肺呼吸音清,心率齐,未及杂音,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正常,肌力Ⅳ+,双髋关节压痛阳性,4字征阳性,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及足背肿胀,压痛阳性,双下肢针刺感觉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大致正常。尿常规: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3265~4992 mg/24h。
肾脏病理: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小节段增生,毛细血管偶见单核细胞浸润,上皮下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空泡状变性伴多灶状萎缩,肾间质多灶状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偶见嗜酸细胞,小动脉管壁轻度增厚。免疫荧光: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C4(++),IgM(+/-),IgG1(-),IgG2(+/-),IgG3(-),IgG4(+),PLA2R(-),毛细血管壁颗粒样沉淀,符合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及膜性肾病。血清IgG亚类测定:IgG1 6590 mg/L,IgG2 3350 mg/L,IgG3 437 mg/L,IgG4 3240 mg/L。
细菌、结核、真菌涂片及培养均为阴性。肿瘤标志物筛查正常。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双链(ds)-D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甲胎蛋白(AFP)、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均为阴性,IgG、IgM、IgA及补体均正常,肌电图未见特征性改变。
诊断与治疗
患儿入院后完善尿常规及尿蛋白定量发现存在大量蛋白尿,经肾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IgG4相关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合并膜性肾病,血清IgG亚类提示IgG4升高,故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该患儿同时有淋巴结及多关节受累,予泼尼松1 mg/(kg·d),联合环磷酰胺(600~800 mg/m2,iv)及吗替麦考酚酯治疗,3个月后患儿关节肿胀及疼痛好转,随诊1年,患儿尿蛋白转阴。
患儿为学龄期男童,急性起病,慢性病程,以多关节疼痛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肾脏病理及血清IgG亚类均提示为IgG4-RD。
IgG4-RD是一种罕见的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肾脏及淋巴结为常见受累器官。肾脏病变可累及肾间质、肾小管,表现为小管间质性肾炎(IgG4-TIN),也可累及肾小球、肾血管。肾小球受累通常表现为膜性肾病(IgG4-MN),也可表现为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血管受累可出现肾脏浆细胞动脉炎。
患者临床表现为尿常规检查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低补体血症,表现为膜性肾病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IgG4-TIN病理可见程度不一的肾间质纤维化,可出现席纹状纤维化的典型表现,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也可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也可出现肾小管损伤,小管萎缩,小管结构消失,糖原染色或银染可见肾小管基底膜碎片状改变,肾小球通常不受累。肾脏浆细胞动脉炎可见IgG4+浆细胞沉积于动脉壁,一般无动脉壁坏死或弹性纤维断裂。免疫荧光检查中>80%肾活检组织可见肾小管基底膜局灶或弥漫性免疫复合物沉积。IgG4-MN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增厚,肾小球基底膜下免疫复合物沉积。电镜下可见无定形电子致密物沿肾小管基底膜分布,一般肾小球无电子致密物。免疫组化显示IgG4+浆细胞多大于10个/高倍视野(HP),IgG4+/IgG+浆细胞比值>40%。IgG4相关性淋巴结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可为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也可仅为受累器官旁的局部淋巴结肿大,以纵隔、腹腔、腋窝淋巴结受累最常见,多为无痛性淋巴结增大。但IgG4-RD累及关节者较为少见,目前均为个案报告,表现形式多样,可表现为类感染样溶骨性改变、滑膜炎样表现或肿块。
目前IgG4-RD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在应用激素治疗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氨甲蝶呤等以减少激素用量或维持缓解,联用免疫抑制剂可明显减少IgG4-RD的复发。此外,利妥昔单抗可在短期内迅速缓解症状,避免长期应用激素、激素依赖及耐药等情况。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邝伟英副主任医师审校)
原创文章,转载须授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2023重磅·所有内容12月底下线】北京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团队撰写临床实用干货,神经科医生必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畅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品牌图书,汇集七大类480多种经典病例影像资料,轻松读片、准确诊断!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从基础解剖到影像解剖和诊断,配图精美,解说翔实,囊括大量累及儿童大脑、颅颈和脊髓的疾病!
神经外科领域国际经典著作,畅销北美20余年,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翻译,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症状加重的识别和处理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估和治疗原则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