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王峰教授:肿瘤防治周 | MDT助力结直肠癌治疗,瑞戈非尼为患者创造更多生存获益

2022-04-22作者:李稳资讯
结直肠癌非原创

2022年4月15日至4月21日,为提高我国人民群众对肿瘤的认识和了解,中国抗癌协会发起了“肿瘤防治周——癌症防治早早行动”宣传活动,希望借助该活动向大众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关注早期不良信号、积极进行肿瘤筛查,从而落实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防治。结直肠癌是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高发癌症之一,为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进一步促进规范的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将提升我国结直肠癌的防控效果,从而有望改变患者预后差的局面。而对于晚期结直肠癌,如何精准排兵布阵,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接受采访,向大家介绍结直肠癌领域最新进展,并展望未来的结直肠癌临床诊疗。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220421160914.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主任委员


Q1: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如何?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有哪些要点?

肝脏是结直肠癌(CRC)转移的常见部位,我国约80% CRC患者在病程中可发生肝转移。肝脏是人体较特殊的一个器官,近年来,随着CRC治疗手段多样化,肝转移治疗格局已被改写。CRC肝转移患者即使已进入疾病晚期,仍有机会接受肝转移灶的完整切除,使其预后接近早期肿瘤患者。目前,CRC肝转移患者经过有效治疗,总生存期(OS)甚至可达5年以上。尽管医疗界并不将5年生存作为患者治疗的终极目标,但存活时间超过5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认为肿瘤获得“根治”。因此,在制定CRC肝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时,应特别关注转移灶完全切除的可能性。但可切除患者仅占比约15%-20%,绝大部分患者初始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这部分患者或可通过药物治疗等手段而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例如RAS野生型患者可于化疗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使病灶缩瘤、降期,从而成为可切除灶。但对于同时存在其他组织和脏器转移:如骨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的CRC肝转移患者,或肝转移灶为弥漫性病变的患者,其治疗目标绝非获得手术机会,而是通过药物合理地排兵布阵,使患者在一二三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延长患者OS。以上是诊疗或研究中面对CRC肝转移患者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Q2:请您谈谈目前靶免联合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群体中的应用情况如何,未来又有哪些探索的方向?

超过一半的晚期肠癌患者都会出现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经过综合治疗达到NED状态,5年生存率可达到40%,但无法达到NED状态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因此肝转移永远是我们结直肠癌领域最关注的热点议题。


MDT模式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着重要意义,多学科专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策略。对于可手术患者,在综合评判后积极进行手术治疗,以期达到NED状态;对于不可手术的患者,则要综合应用介入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争取最佳的临床获益。免疫治疗的兴起,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靶免联合也已取得一定进展。免疫治疗在MSI-H型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已经得到认可,而对于MSS型免疫治疗单药获益甚微,联合抗血管生成有望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抗肿瘤疗效。日本学者开展的REGONIVO研究显示,瑞戈非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可给MSS型结直肠癌患者带来获益,引燃MSS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热潮。在此之后,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一系列研究,深入探索靶免联合在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应用价值。


但就目前而言,靶免联合的疗效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机制方面,尽管我们现已发现瑞戈非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够改善肿瘤微环境,通过抑制CSF-1R耗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下调免疫抑制因子表达,增强抗肿瘤免疫作用。但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联合机制,从而优化联合治疗策略。在治疗方面,未来在靶免联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介入治疗手段,有望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获益。


我们期望在不停地摸索中,能够发现更多的规律,寻找更好的治疗策略,积累更加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从而为患者争取最佳预后。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