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孩子声音沙哑也是病?

2021-04-18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其他资讯原创

指导专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咽喉头颈专科主任 梁发雅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 关中教授



病例


8岁的天天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平时喜欢大喊大叫,最近两个月学了跆拳道,更是经常一边比画一边吼,威风无比!


可是每次上完课回家都嗓子沙哑、讲话费力,甚至出不了声……于是,妈妈带天天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接诊的咽喉头颈专科主任梁发雅副教授经过详细的嗓音评估和动态喉镜检查,发现天天的嗓音质量变差,原因在于两侧声带出现了小结样的突起,导致声带闭合不好。


3.治疗前喉镜检查发现双侧声带中前三分之一处小结<span id=

治疗前喉镜检查发现双侧声带中前三分之一处小结样隆起


经过与耳鼻喉科关中教授讨论后,梁发雅副教授认为天天的病程较短,小结主要为水肿样的改变,可先尝试嗓音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耳鼻喉科杨金珊和陈文君两位嗓音治疗师的精心教导下,经过8周的治疗后,天天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声音也恢复了正常。


4.经过8周嗓音训练及药物治疗后,双侧小结基本消失,声音质量明显改善.png

经过8周嗓音训练及药物治疗后,双侧小结基本消失,声音质量明显改善



为何小孩更容易声音嘶哑?


儿童的喉结构与成人不同,喉较小,位置相对高,会厌形状更卷曲,声带膜部比例小,声带分层结构尚未发育成熟,声门及声门下黏膜易水肿。


儿童发声障碍的病因可归为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炎症、外伤、肿瘤、神经性和功能性原因等。绝大部分儿童的嗓音问题是行为性的,主要是用声方式和用声习惯不当造成的。


人在说话时,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一天撞击次数可达数百万次,而大多数儿童爱吵爱闹,精力十足,再加上用声不当,例如大喊大叫、学动物怪声、说话和唱歌“捏着嗓子”等,会造成声带在每次撞击时过于剧烈,声带长期剧烈的碰撞,摩擦容易出现充血、水肿、小结、息肉等。


发现孩子声音沙哑,应该这么做!


儿童声音沙哑会影响沟通质量,持续加重可能对其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大部分原因为声带小结引起的“喊叫性声嘶”,但也需注意鉴别声带囊肿、喉乳头状瘤、儿童鼻窦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咽喉返流等疾病。


因此,除了进行嗓音质量方面的检查以外,还需要进行纤维鼻咽喉镜、动态喉镜等检查,了解上气道的状态,综合评估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针对儿童嗓音疾病,尤其是声带小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行为学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应注意行为学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手术治疗多针对声带囊肿、乳头状瘤,不是声带小结治疗的首选。


一般在声带小结处于水肿期时,通过药物的抗炎,消肿等作用,声音沙哑症状会好转。但是,声带小结有时并未完全消失,而且会掩盖发声行为不良的问题,导致家长们进入“小孩声音沙哑用点药就行”的误区,忽视了对儿童发声行为的纠正,继而声带小结逐渐纤维化引起持续性声嘶,影响小孩的言语和沟通能力。


因此,梁发雅副教授提醒,声带小结治疗需要谨遵医嘱,切勿掉以轻心。


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日常的嗓音保健的建议


1.    尽量避免大声说话、喊叫、争吵、发脾气;

2.    不要模拟怪声说话;

3.    不要长时间用耳语(悄悄话)说话;

4.    克服清嗓子的坏毛病,及时治疗上呼吸道过敏和炎症性疾病;

5.    在嘈杂的环境中少说话或不说话;

6.    变声期避免高调、高音量发声

7.    感冒、月经期、身体疲劳时少说话;

8.    说话时间不要太长;朗读、说话时的响度和速度要适当;

9.    禁止挤、卡、压你的喉咙说话;多喝水,每天至少八杯;忌烟酒;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10. 少吃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辛辣、核仁类等食品;

11. 睡觉前3小时要空腹,避免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到咽喉部引起声带水肿、咽异物感等不适;

12. 尽量回避吸烟、污染、干燥、嘈杂的环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