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多学科合作顺利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2019-12-20作者:静静资讯
病例

image001.jpg

A:球囊扩张主动脉瓣

image002.jpgB:人工主动脉瓣成功置入

C:术前主动脉瓣跨版压差

D:术后主动脉瓣跨版压差

(通讯员 支欣 马少卫)近日,多年饱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困扰的马大爷带着笑容出院了。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麻醉科、心脏超声科、影像科、导管室、重症监护等多学科共同组成的心脏病诊疗团队顺利为马大爷完成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短暂的CCU护理观察后,患者恢复良好,在术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顺利出院。经过半个月的随访,患者现恢复良好,胸痛气短的症状未再发作,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及人均寿命的提高,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病因正由“风心病”过渡到退行性瓣膜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年龄段人群中,主动脉瓣狭窄的患病率高达3%-7%。主动脉瓣狭窄的无症状期可长达十余年至数十年,而一旦出现心绞痛、晕厥或心力衰竭等症状,其五年生存期低于50%,且34%的症状性患者会发生猝死。传统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为外科开胸行主动脉瓣置换。但对于手术风险大的高龄患者,其治疗面临两难境地。

经导管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案,已有30余年的发展史。1986年法国医生Cribier首次使用经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但单纯球囊扩张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002年,Cribier医生完成全球首例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此后经过全球瓣膜疾病专家及医药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TAVR在器械及技术上均日趋成熟,其已成为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高龄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治疗的新选择,显著改善了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TAVR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医学研究多次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相关指南提出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且预期寿命超过1年、有症状的钙化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为TAVR的Ⅰ类适应证,而外科手术中危组患者提升为Ⅱa类适应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顾名思义,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消除主动脉跨版压差。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然而这种介入手术的操作非常复杂,而且需要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医学影像科室、麻醉科和重症监护等多科室的团结协作,事先筛选适宜患者并制定周密的诊治计划。

此例接受TVAR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顺利出院,标志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脏疾病介入治疗的又一进步,代表了多学科间的合作成果。由他们组成的团队将继续探索心脏疾病治疗的新领域,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