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人民财评:加快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2022-02-14作者:医事法学法律
非原创 医药工业创新产权利润

【儒亮时评】创新,不易;医药创新,更不易。放眼当前,好用、管用的药品,有多少是我们自己原创的?!要有危机感。坚持创新好政策➕知识产权好保护➕利润好保障,三者有机统一,是支撑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三大支柱。哪个方面薄弱,就加强这个方面,持之以恒,方有正果。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2-02-0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我国医药创新由小向大、由弱变强的关键时刻,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九部门,于春节前夕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既部署了加快医药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又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多项具体措施,必将推动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医药创新更上层楼,迈入稳健发展的历史“快车道”。

医药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事关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还是护佑生命、建设健康中国的基础性保障。鏖战至今的新冠疫情防控,更让人们深切体会到医药工业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保障功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加快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回顾古今中外的医药发展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医药的生命在于创新。以抗癌药为例:2015年以前,对于疗效好、副作用小的国外抗癌新药,普通百姓只能“望洋兴叹”。而自2015年以来,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无论是传统的化疗药还是新兴的免疫抗肿瘤新药PD-1,先后陆续上市,而且疗效与国外的新药相差无几。

新药研发能力的快速提升,不仅让我国告别了抗癌药“只进不出”的历史尴尬,而且使药价大幅降低,造福广大患者。由此可见,医药创新是真正的“利国利民”,善莫大焉!

当然,虽然发展成绩可喜,对以下三点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新药研发大不易,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大。一个新药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平均需要10年,最后只有不到8%的研发成果能从临床I期转化成药品上市,平均下来一个新药的投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新药研发是“九死一生”的高风险创新,如果没有能支持其持续研发的回报,就鲜有企业会继续冒风险,最终受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无药可医的广大患者。

第二,医药是事关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从前期临床试验到后期的上市使用,都是在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下进行的。因此,制度创新尤为关键。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第三,我国医药创新企业尚处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关键时期。与欧美国家历史悠久、技术强大、资金雄厚的“百年老店”相比,我国近些年涌现的创新企业还是势单力薄的“小弟弟”。当前,我国医药原始创新的能力还很薄弱,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和国际环境剧烈动荡的双重挑战,尚需加大研发、追赶前沿。

新近公布的《规划》,对我国当前的医药工业现状准确把脉,聚焦问题精准发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管齐下,有望推动医药工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转型。

尤其可喜的是,除了部署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规划》针对当前制约医药创新的政策堵点,专门提出“推动创新药和高端医疗企业产业化与应用”,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红利—。为加快新产品产业化进程,《规划》要求在完善审评审批上继续深化改革;为促进新产品推广应用,《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提升医保筹资水平,持续推进仪表目录动态调整和准入谈判,健全新药价格形成机制等。《规划》还专门提出围绕规划实施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促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和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个系统工程,医药创新尤其是环环相扣。为此,《规划》编制部门增加了国家医保局等三个新部门,并充实了相关工作任务,旨在切实增强制度创新的连贯性、系统性、协同性。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实,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医药创新的社会环境一定会不断优化完善,医药创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一定能持续巩固、不断扩大,推动我国加快向创新药强国转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