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轻微头外伤也会导致儿童卒中?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兰怡娜,吕晋浩报道罕见病例

2021-06-09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2岁患儿,步态不稳入院。

 

患儿男性,2岁,因“突发步态不稳、躯干摇摆、步基增宽6天”入院。患儿入院6天前磕碰沙发后出现哭闹,双手握拳、双上肢屈曲,伴非喷射性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头部未出现明显包块,随后入睡。

 

第二天凌晨 2 点,家长发现患儿身体左偏、独坐不稳、不愿站立,站则哭闹。

 

外院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未见异常;血生化检查、血氨、乳酸水平未见异常。查患儿脑电图,结果显示在正常范围。

 

据既往史显示,2017年10月患儿走路时摔倒,后头部着地,局部出现小包块,但活动无异常;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

 

全面检查后,发现影像学结果异常。

 

入院行神经系统查体发现独坐、独走欠稳,步基增宽,其余皆正常。实验室检查发现(2018-01-31):白细胞计数11.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3%、淋巴细胞百分比46.6%、血小板计数516×109/L、血红蛋白129 g/L、CRP 0.1 mg/dl;呼吸道病原九项除乙型流感病毒检测示弱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腰椎MRI平扫结果提示患儿腰5、骶1有脊柱裂可能。头颅MRI检查显示,右侧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异常信号,T2加权成像表现为稍高信号,DWI为稍低信号,三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显示病变内明显高灌注,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图1)。 

 

图片1.png

 

最终诊断:外伤导致小脑亚急性期脑梗死

 

首先,通过询问得知患儿入院前头部磕碰沙发后出现步态不稳、躯干摇摆、基步增宽等共济失调表现。

 

经本院头颅MRI检查提示,右侧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DWI呈稍低信号,不符合典型亚急性期脑梗死表现。

 

但通过对比患儿发病第2天的外院MRI检查结果:右侧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见异常信号,DWI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图2),ADC为低信号,最终诊断为外伤导致的小脑亚急性期脑梗死合并高灌注。

 

图片2.png

确诊后,我院给予甲钴胺营养神经,甘露醇降颅压及对症处理,随后患儿症状逐渐改善,8天后步态改善,行走时躯干摇摆好转并出院。 

 

分析:轻微头部外伤导致的卒中?

 

引起儿童卒中的病因复杂多样,有学者对5岁以下儿童卒中的常见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最常见的卒中病因为局部脑动脉病变,因摔倒、碰撞造成急性头颈部外伤所致的卒中仅占比26%。

 

本例患儿除发病前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外(GCS 13~15分),其余未见明显异常,故考虑为轻微头部外伤导致的卒中。

 

由外伤导致的儿童小脑梗死极其少见,目前仅有几例个案报道。

 

该病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推测可能原因为儿童大脑发育不成熟,轻微的外伤可通过颅骨作用于脑实质,脑实质的推移又会导致脑血管的移动,从而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管痉挛。

 

儿童脑梗死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MRI检查结果进行诊断。DWI在脑梗死的诊断和分期中有重要作用,在超急性期(<6 h)、急性期(6~72 h)、亚急性期(4~10 d)DWI通常显示为高信号,直至慢性早期(11~30 d)和慢性晚期(>1个月)DWI信号才会逐渐降低至低于正常脑实质信号。

 

本例患儿在发病第8天(亚急性期),病变部位DWI信号已经低于脑实质信号,明显强化合并高灌注,易误诊为小脑半球肿瘤或非肿瘤病变。

 

此外,本例患儿DWI显示的高信号在亚急性期就低于脑实质信号,不符合时间演变的规律。推测可能原因是儿童血管壁弹性及顺应性较好,轻度头颅外伤后,血管壁弹性可以快速恢复,从而实现早期的再灌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鞠奕 点评:

 

卒中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在就医时,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能因为患儿年龄较小或不配合而被忽略,造成卒中作为疾病的病因可能被忽视。

 

神经影像学检查对儿童卒中的诊断非常重要,但儿童特殊的代偿机制及血管解剖学特点可能使DWI信号及灌注改变不符合常见脑梗死的时间演变规律。


本文报告了一例儿童外伤后小脑半球脑梗死病例,详细分析了儿童亚急性期脑梗死MRI表现,其影像学特征不符合脑梗死典型表现,探讨其特殊的发生机制,重视神经影像学在儿童脑梗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早期识别和诊断外伤后儿童脑梗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唐久;整理自:兰怡娜,吕晋浩. 以共济失调发病的儿童小脑半球脑梗死1例.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5): 446-448]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