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心率过乱型心律失常的诊治
房性期前收缩
■ 房性早搏ECG:
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P-R间期大于0.12s;
QRS波形态多不宽大畸形;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 治疗:无症状者不治疗;明显症状者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部分患者抗焦虑治疗。
心房颤动
■ 病因:
-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甲状腺疾病、心力衰竭、心包炎、SSS;
-“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
■ 临床表现:听诊三大特点,临床三大危害。
■ ECG特点: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350~600 bpm;QRS波室上性;R-R间期绝对不规则。
■ 房颤的分类
-首诊房颤:患者第一次被发现房颤;
-阵发性房颤:房颤一般在48小时内可自行终止,最长持续不超过7天;
-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超过7天,或需要药物或电复律终止的房颤;
-长时间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需要节律控制治疗;
-永久性房颤:药物或带电转复均失败,医生与患者均能接受房颤的存在。
■ 房颤患者的处理策略
——节律控制
-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伊布利特;
-电复律;
-介入治疗:RFCA、PM、artial ICD。
——心室率控制:美托洛尔、维拉帕米、洋地黄。
——抗凝:华法林(INR 2~3); NOAC。
■ 什么患者需要考虑急诊抗凝?
-考虑复律(无论是电复律还是药物复律);
-使用有可能复律的抗心律失常药控制室率(如胺碘酮);
-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其他房颤患者。
室性早搏
■ 临床特征
发生于健康人群和各类器质性心脏病;
心悸及心前区不适症状;
心脏听诊及脉搏检查。
■ ECG特征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
QRS-T波群前无P波;
代偿间歇完全;
继发性ST-T段改变。
■ 室性早搏的危险分层
-有器质性心脏病;
-心功能减退;
-猝死家族史;
-晕厥家族史;
-R on T;
-负荷>10%。
■ 室性早搏的处理
1)无器质性心脏病:
-内科教育,不需要药物治疗;
-减轻症状,β受体阻滞剂,抗焦虑药;
-Ⅰb及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有器质性心脏病:
-危险度分层;
-AAD治疗;
-原发病治疗。
■ 室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
防止轻视;
杜绝过度治疗。
预激综合征
■ ECG特征:
P-R间期缩短,但P-J间期正常;
QRS波群增宽,起始部出现△波;
继发性ST-T改变。
来源:好医术(作者:张凤祥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