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VR技术帮助10岁女孩逐步摆脱恐高症

2019-06-1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心身医学精神心理疾病VR

说起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技术,近几年陆续用于外科手术、肺结节等疾病诊断,大家均有所耳闻。如果说这些“黑科技”还可用来诊治心理精神疾病,你知道吗?6月16日,记者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东方心身医学论坛上获悉,随着医科与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加速,如今VR、AI技术已经进入临床用于诊断和治疗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精神疾病了,而且会上透露的很多研究新进展令人耳目一新。

典型案例

10岁的丫丫患有恐高症,站在稍微高一些的地方就会吓得闭上眼睛,心跳加速而且会感到眩晕,从3楼家里的窗户往外看都不敢看。丫丫的家长便带着她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医生询问病情后,用VR虚拟现实技术帮助丫丫治疗。医生让丫丫戴上特制的VR眼镜,用电脑操控使丫丫看到眼镜里的高空场景并跟着画面缓缓上升。

起初丫丫非常害怕,但经过心理治疗师的引导,几次治疗下来,从最开始3楼的高度吓着不敢睁眼,最后到了坐过山车的场景都是稳稳的不再害怕。“这比普通的心理疗法有趣得多。在虚拟现实的世界中,孩子完全被吸引,几乎感觉不到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恐惧,甚至不知道她自己是在做治疗,完全陶醉在眼前的画面中了。”丫丫的妈妈如是说。

身临其境:VR疗法创新心身疾病诊疗模式

医务人员在演示VR技术临床应用。.jpg

图 医务人员在演示VR技术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爱勤教授介绍,VR虚拟现实技术让使用者与计算机系统发生互动, 把人们想象中的东西转化为一种虚拟境界和虚拟存在,而这种虚拟境界和虚拟存在对我们的感觉器官就像真的客观存在一样,具有一定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性,并让使用者沉浸在计算机所创造的充满自然感受的人造环境如宇宙、海洋、高山、草原等等开阔的环境中身临其境,短暂地与现实脱离。

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汪天宇主治医师表示,VR虚拟技术治疗恐惧症等心理疾病非常有效。像丫丫的恐高症系恐惧症类心理疾病。恐惧症是指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的疾病。对于这类疾病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暴露治疗法,其原理是通过暴露于恐怖的情境让人们有机会认识到他们的恐惧和担心是多余的,通过不断的练习,使他们的焦虑逐渐减少。

而在恐高症的治疗中,利用VR 技术来建立使患者产生恐高心理的虚拟情景, 如乘坐上升中的安装透明玻璃的电梯、从高楼的楼顶向下观看等等,根据恐惧症患者的情况,心理医生可以逐级的设置患者眼前看到的虚拟场景,调整高度及上升下降的程度,进行逐层递进。

有研究结果显示, 90 %的患者在治疗后恐高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减轻。这也证明了虚拟现实治疗确实可以改变人在真实世界中的行为,常常让患者忘记自己正在做治疗,使患者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有利于心理治疗师深入考察患者的行为。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表示,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VR虚拟治疗已经开展了近4年。因为VR逼真的现场感和趣味性,以及它的可控性和个性化的训练环境、隐秘性强和安全性强的特点,是非常好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尤其适合胆小、配合度低的孩子及青少年。虚拟现实技术可用于手术模拟、教学、远程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它具有多通路且灵活可控的刺激源,比真实情境更容易获得,也更加安全。在心身医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可用于筛查和治疗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食障碍、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心身疾病。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心身疾病新兴治疗手段,也存在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包括软件的设计与开发都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人员在掌握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观念与能力要求方面也需要培训和提升,相信未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心身疾病诊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