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各自的2019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
其中,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增选10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增选10人。医药卫生领域共有16人新当选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增选院士名单
2019年医药领域增选院士介绍
陈子江,2019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当选院士
山东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山东大学二级教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组组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专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世界生殖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国际奥委会(IOC)医学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863”(首席)、“973”(子课题)两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一等奖3项等多项科研奖励。
董晨,2019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当选院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慢性疾病的免疫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重点探讨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以理解自身免疫和过敏疾病的发病机理,并探索新型肿瘤免疫治疗。主要研究领域包括:①T细胞分化和功能调控;②细胞因子在炎症的功能及其机制;③免疫耐受与肿瘤免疫治疗。
马兰,2019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当选院士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基础医学院药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Neuropharmacology、Neuro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荣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近年主要研究进展包括:①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分子β-arrestin的核信使功能和药物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②揭示药物诱导的组蛋白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③阐述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和β-arrestin在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宋尔卫,2019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当选院士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被评为CMB(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杰出教授;2010年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并当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4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度第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及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研究方向:主要围绕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转移开展研究,在非编码RNA(ncRNA)和肿瘤微环境调控癌细胞可塑性与肿瘤转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
仝小林,2019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当选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国际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计划项目和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制定了《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并主持国家标准委员会行业专项《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
王松灵,2019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当选院士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第一完成人于2003年和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于2009年和2018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我国口腔医学领域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也是国家口腔临床重点专科——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带头人。主编学术专著及统编教材7部,牵头制定我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及实践教育标准,为促进口腔教育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陈薇,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陈薇,女,1966年出生,浙江兰溪人。1988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5级,少将军衔。
在SARS肆虐期间,陈薇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IFN-ω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并完成了30余所SARS定点医院近14000名医护人员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药物对防范一线医护人员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4年底,陈薇领衔的团队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获得临床许可,进入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
李校堃,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李校堃,196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药学学科带头人,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在 Nature、Cell Metabolism、J Hepatology、PNAS、JACC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57篇,在国际上首次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临床药物。
自1992年起致力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为代表的蛋白药物研究,研制出三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重组牛bFGF”、“重组人bFGF”、“重组人aFGF”和一个III类医疗器械“创必复”(含FGF的组织工程生物材料),为治疗严重创伤和难愈性溃疡提供了具有主动修复功能的创新药物。
刘良,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刘良,1957年出生,澳门科技大学校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良教授是中药抗炎免疫药理、中药新药研发、风湿与关节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发表研究逾300篇,包括世界顶尖科学期刊 Nature。
尚红,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尚红,1960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第一临床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医学检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会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世界病理和检验医学联合会西太平洋区主任。
尚红教授主要从事艾滋病毒关键检验领域和临床检验标准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艾滋病毒储存库检测技术、预测艾滋病进展的全新标志物、我国艾滋病毒新型重组株鉴定和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成人临床检验标准等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N Engl J Med、Lancet Infect Dis、Nat Immunol、Sci Adv等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3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沈洪兵,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沈洪兵,196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江苏省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要致力于环境与肿瘤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SCI他引近10000次,连续三年(2014-2016)入选Elsevier“医学”高被引中国学者,H指数54。
田伟,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田伟,1959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田伟教授是中国脊柱外科的创新实践者,率先从日本带回了现代脊柱外科新理念,术前精确诊断,精确定位,使用没有痛苦的全身麻醉;率先运用纤维外科专用放大镜与光导纤维专用头灯;率先将微型磨钻磨削技术大量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率先在复杂手术中运用计算机导航技术。
王军志,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王军志,1955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副院长。
王军志研究员建立了科学的生物制品质量检测体系 引进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模式和理念,建立了我国生物制品批签发质量审核体系。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包括NEJM、Lancet、Nature等顶级研究论文。
王俊,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王俊,1963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胸部微创中心主任,世界华人胸外科学会主席,中国胸外科界的领军人物。
王俊教授创立了我国的新学科-电视胸腔镜外科和胸部微创外科。十余年来,他成功地完成了胸腔镜外科的绝大多数中国第1例手术,至今在手术难度、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上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王俊教授在肺癌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造诣。他在我国首先开展并积极倡导肺癌术前的纵隔镜病理分期和规范化治疗,使之与国际接轨,从而显著提高了肺癌的治疗效果。
王琦,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王琦,1943年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第二、三批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
张学,2019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当选院士
张学,196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单基因病和基因组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多种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和基因组病的致病DNA重排。发现9种单基因病致病基因和3种基因组病致病DNA重排,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