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昕、李希等于Front Cardiovasc Med刊发了一项基于China PEACE百万人群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国35~75岁居民中,大约1.09亿人(16.9%)需要降脂治疗。
China PEACE 百万人群项目于2015~2020年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纳入290余万名35~75岁的居民,根据10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进行风险分层,并据此模拟强化降脂治疗情形,以达到相应的LDL-C目标。
研究发现,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在我国6.47亿35~75岁人口中,我国高危人群为7440万(11.5%),极高危人群有1360万(2.1%)。
▲我国35~75岁男、女居民中不同年龄组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情况
在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人群中,LDL-C未达标者分别占8.1%、19.6%、53.2%、93.6%(包括未达标和未接受降脂治疗)。
在LDL-C未达标的上述四类风险分层人群中,平均LDL-C水平分别为3.83 mmol/L、3.84 mmol/L、3.59 mmol/L、2.76 mmol/L,降脂治疗率分别仅1.1%、2.0%、4.3%、14.4%。
根据中国血脂异常指南,研究仅模拟了最初使用20 mg阿托伐他汀,然后额外使用 10 mg依折麦布,然后如果需要,每两周使用 140 mg依洛尤单抗。
因为国人对高强度他汀耐受性较低,中国指南建议谨慎使用高强度他汀。
在模拟分析中,如果应用20 mg阿托伐他汀,超过99%的低危和中危人群可达到LDL-C目标值(<3.4 mmol/L),而高危患者有11.3%不能达到LDL-C目标值(<2.6 mmol/L),极高危患者中,有24.5%不能达标(<1.8 mmol/L)。
不能达到目标值的居民,需要额外的非他汀类药物治疗。
在添加依折麦布后,仍有4.8%的高危患者和11.3%的极高危患者,需要加用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
在高危患者中,43.1%需要他汀单药治疗,6.5%需要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治疗,4.8%需要加用依洛尤单抗。
在极高危患者中,75.5%的需要他汀单药治疗,13.2%需要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治疗,11.3%需要加用依洛尤单抗。
据该研究估算,1.01亿人需要吃他汀,1100万需要加用依折麦布,470万需要进一步加用PCSK9抑制剂。
中国在2019年推行通过竞标、批量采购和降低交易成本来降低药品价格的集采政策。依折麦布和依洛单抗未纳入政策,价格来自地方政府采购目录中的最低中标价格。
阿托伐他汀20 mg/d的平均费用为0.07 美元,依折麦布10 mg/d为 1.04 美元,依洛尤单抗140 mg每两周一次的平均费用为 198.8 美元。
以此估算,每年他汀治疗的费用约24亿,用依折麦布需支出42亿美元、用依洛尤单抗需要花费245亿美元,能分别预防26.4万例、1.8万例、1.7万例心血管事件。
阿托伐他汀预防事件的成本为 9,140 美元
依折麦布为 22.7万美元
依洛尤单抗为 143.6万美元
表明他汀具有成本效益,中等强度他汀应作为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一线药物。
强化降脂治疗可以在10年内使基于人群的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降低3%,在降低年龄校正的心血管病风险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指出,我国高危患者的比例低于西方人群(大约40%),但过半的高危患者LDL-C未达标,且仅5%左右接受降脂治疗,这说明我国通过优化降脂治疗可改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另外,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中在高强度他汀基础上需要其他降脂药物治疗的比例低于西方人群,但我国年龄标化的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说明在同样的LDL-C水平时,中国人的心血管风险可能高于西方人群,这可能与我国对吸烟和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管理欠佳有关。
作者表示,中等强度他汀是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对于有适应证的人群,应足剂量应用。
另外,我国近一半的基层医疗机构尤其乡村诊所没有他汀,下一步应确保他汀更广泛可及。
我国大约1100万高危和极高危患者需要额外用依折麦布和(或)PCSK9抑制剂,但这两类药物价格较高,因此有必要研发仿制非他汀类药物,降低药物价格。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