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缠静脉 压肠胃 17斤肿瘤压身 医生妙手挽救生命

2019-12-04作者:静静资讯
病例

(通讯员 罗俊华)巨大腹膜后肿瘤复发缠绕下腔静脉侵犯肠胃肾等多脏器,辗转求医五年医院畏难不敢手术,因消化系统受压难以进食、加之巨大肿瘤消耗营养,患者消瘦40斤,以至于腹如孕妇但身如飘影、性命堪忧,幸遇艺高心细的外科医生7小时精心手术卸掉了“包袱”,昨日,回家康复休养的53岁洪湖农妇杭大姐激动地给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叶盛威微信报平安。

杭大姐家住洪湖,五年前因为腹膜后脂肪肉瘤在武汉某大医院接受第一次手术,不料术后复发,由于肉瘤巨大缠绕包裹血管尤其是质地脆弱的下腔静脉,极易大出血,五年前为她做手术的医生不敢再次手术,只能采取化疗、靶向药治疗等手段,但是收效甚微。尤其是去年以来肿瘤再次疯长,挤压肠胃等消化器官,杭大姐稍吃一点都会腹胀难受,营养摄入严重不足,而肿瘤疯长加剧消耗体内营养,她身高1.62米,体重从140斤瘦到不足100斤,肚子像孕妇,身体却骨瘦如柴,腿甚至不足普通人胳膊粗,疾病折磨得她没法坐下,只能慢走。“吃不下睡不着,又快饿死困死,简直是痛不欲生”,说起这些,杭大姐仿佛刚从地狱走出,心有余悸。

幸好杭大姐有个幸福的家庭,丈夫独自经营鱼塘支撑着她的治疗,在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夫妻俩经人介绍抱着最后一试的想法转院来到湖北省肿瘤医院。叶盛威主任医师召集医疗团队会诊,认为救命的唯一方法还是手术,而最主要难度在于避免因血管破裂引发的大出血、完整切除肿瘤并修复血管。经过充分准备,11月7日,叶盛威手术团队历经7个小时,终于成功实施手术治疗。

“说时容易做时难,我们打开患者腹腔,见到的情况更加糟糕,肿瘤包裹的下腔静脉极其脆,稍不小心就容易破裂大出血,还有腹主动脉、腰静脉属枝等等,我们好像大象闯进瓷器店干活,只有一小段一小段小心翼翼地扎缝,将出血力争控制到最小。肿瘤侵犯十二指肠等多个脏器,手术从早上做到晚上,总算都小心游离切除完毕,最终切下来的肿瘤有17斤,最大直径40厘米。”叶盛威说,卸下肿瘤后,患者目前体重只有80多斤,术后精心治疗度过危险期,消化功能也在缓慢恢复,17天后出院,今后加强营养,应该可以恢复到正常体重。

叶盛威提醒,腹膜后脂肪肉瘤发病率不高,具体病因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有些关系,一般通过专业防癌体检发现,或者肿瘤长大后出现症状才发现。目前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手段,而且首次治疗完整切除是降低复发的关键。

图注:患者手术前检查影像片(红色线范围内为肿瘤,肿瘤完全包绕右侧萎缩的肾脏;蓝色为下腔静脉,被肿瘤自后方向前方推挤并大部分包围;紫色为胃腹主动脉。)

image007.png

图注:患者手术后影像图片(肿瘤消失;下腔静脉回到正常位置,与腹主动脉并排,位于腹膜后右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