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秋满三秦,见历史,看文明;贤聚浐灞,话未来,说“心”闻。
2025年9月19日上午8时,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全国心血管年会(CSC 2025)开幕式在西安举行。开幕式由袁祖贻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欢,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波教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张存泰教授,欧洲介入心血管病学会(EuroPCR)前主席William Wijns教授、Martine Gilard教授,美国心脏学会(ACC)Akshay K. Khandelwal教授,陕西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各位副主任委员、常委以及来自全国心血管领域的前辈们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202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CSC 年度研究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袁祖贻教授汇报了自2024年9月至今心血管领域年度进展,掀起了开幕式的高潮。袁祖贻教授从冠脉介入、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基础研究六个领域进行了汇报。
冠心病介入领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FLAVOUR Ⅱ 研究2025年发表于《柳叶刀》杂志(Lancet);空军军医大学陶凌教授团队REC-CAGEFREE Ⅰ研究2024年发表于Lancet。
抗栓研究BRIGHT-4、OPT-BIRISK、ULTIMATE-DAPT研究纳入2025 ACC/AHA 指南。
心力衰竭领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董建增教授团队PANDA-Ⅱ研究2025年发表于Lance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团队SUMMIT研究2024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高血压领域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英贤教授团队CRHCP研究2025年发表于Lancet。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静团队ESPRIT研究2024年发表于Lance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团队Netrod™-HTN研究2024年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
心律失常领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团队PROMPT-AF研究2024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结构性心脏病领域
TAILOR-TAVR 研究、J-Valve TF 研究、TEER 研究、LuX-Valve Plus 研究、DragonFly/ValveClamp 研究、K-clip研究/器械试验均发布阶段性成果,且由中国人主导或国产器械主研,标志着中国在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等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的原创数据正在迅速走向国际舞台。
肺血管及外周血管领域
广东省人民医院荆志成教授团队关于IgG N-糖链预测PAH的研究2024年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基础领域研究
北京大学孔炜等团队关于肠道菌群代谢的神经酰胺成为AS靶点的研究2025年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
袁祖贻教授提出展望,希望我国随机对照研究更快速发展,CSC大会能成为众多的创新研究首发公布平台,希望诸位同道继续努力,争取更多突破性结果。
纪念讲座
纪念演讲环节是每年CSC年会中让所有人为之动容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今年由苏州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蒋彬教授向全国同道讲述他眼中的父亲、学者、医生——蒋文平教授。
蒋文平教授(1932—2024)是一位奋战在我国医疗科研教学第一线60余年的医生、学者、老师和长者,他是中国心血管病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为中国的心血管病事业,尤其是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从医经历是新中国医学事业发展壮大的缩影,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人格风范是一部活生生的医者教科书。
蒋文平教授坦言,“自己的长处就是做医生了”,有很多书要看,虽然看不完,但是“医生永远是在学习的道路上”。
蒋彬教授的几处停顿暴露了他在平静陈述之下的情绪汹涌。山高水长,医道长存,蒋文平教授不图名利、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中国医学论坛报杨璐绫现场报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