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多发性骨髓瘤(MM)以骨髓中存在≥10%的克隆性浆细胞(cPCs)为特征,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cPCs的异常增殖不仅导致了破坏性骨病变、贫血、肾病和高钙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还诱发了单克隆浆细胞的增殖及无功能免疫球蛋白的过量产生。MM的发生始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该癌前病变在50岁及以上人群中发生率达3%,每年约有1%的概率进展为MM。MGUS可进一步发展为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M),年进展风险约为10%,最后发展为活动性MM。MGUS和SMM均属无症状阶段,转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患者的疾病演进速率存在显著差异1。
过去数十年间,多发性骨髓瘤的5年生存率实现了大幅提升。根据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MM的5年生存率从1975-1977年的25%增至2005-2011年的49%2。这一进展主要得益于多种新型疗法的广泛应用,例如免疫调节药物和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的三药诱导方案、单克隆抗体、自体干细胞移植及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这些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并使大多数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3。B细胞成熟抗原(BCMA)作为MM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同时展现出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在MM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反应监测中发挥愈发关键的作用4。在此背景下,为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规范化水平,推动靶向治疗等创新方案的临床合理应用,中国医学论坛报策划并发起“髓愈视界——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管理与进展交流”系列会议。本期会议将于10月23日线上举行,会议聚焦BCMA靶向疗法的临床应用策略,分享MM临床案例与全周期治疗经验,深入探讨眼部毒性等特殊不良反应的系统化管理路径,规范临床实践,提升MM临床诊疗能力,助力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结局。
会议日程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3日19:00-20:35
会议形式:线上直播
观看方式: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参考文献
1. 马婉云, 赵俩, 周文.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前体疾病的危险因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50(4):560-572.
2. Zhou L, Yu Q, Wei G, et al. Measuring the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multiple myeloma from 1990 to 2019. BMC Cancer. 2021;21(1):606. doi:10.1186/s12885-021-08280-y
3. 亓涵, 尹斌.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及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46(17):2148-2152.
4. Shah N, Chari A, Scott E, Mezzi K, Usmani SZ.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 in multiple myeloma: Rationale for targeting and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 Leukemia. 2020;34(4):985-1005. doi:10.1038/s41375-020-0734-z
GSK参与本材料的制作, 本材料的目的是科学交流,可能包含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或有关药品未在中国获批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适用人群。GSK只推荐已批准上市的药品按中文说明书进行处方。仅供医疗保健专业人士阅读。
NX-CN-MMU-AGND-250054
有效期至 2027年10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