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刘元涛:血糖波动危害性大,提倡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等多机制降糖药平稳降糖

2021-02-27作者:控糖万里行观点
控糖

本期专家:青岛市立医院  刘元涛

1、血糖波动危害性大,应提倡平稳降糖

血糖波动过大会对糖尿病患者产生严重伤害。而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两个重要原因。

血糖波动过大时,机体氧化应激通路被激活,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大血管、微血管损伤,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卒中等;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应单纯追求血糖达标,还应密切关注患者血糖波动情况,达到平稳降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高、胰岛功能差、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或胰岛素促泌剂、低血糖风险高、长病程、高龄的糖尿病患者,一般血糖波动较大,应重点关注[1]。

2、GLP-1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多重机制平稳降糖

GLP-1受体激动剂属于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在我国上市时间并不长,但基于多重、灵活降糖机制带来的良好疗效与安全性,其临床应用更切合平稳降糖目的。

GLP-1受体激动剂的主要作用制剂包括:①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方式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分泌,具有双激素调节作用[2]。②通过迷走神经的胆碱能和肽能神经递质,抑制胃窦部活力和刺激幽门的活力,从而抑制胃排空。③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食物摄入量。对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3]。

值得一提的是,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激素调节更灵活,这使得单独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时极少引起低血糖的发生[4]。

3、利司那肽延缓胃排空作用强,调控餐后血糖更具优越性

目前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可分为24小时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和利司那肽)和周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由于各种GLP-1受体激动剂结构不同,药物疗效也有所差异。

一项为期8周的头对头研究对比了利司那肽20μg、利拉鲁肽1.2mg和利拉鲁肽1.8mg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利司那肽胃排空时间显著长于利拉鲁肽1.2mg和利拉鲁肽1.8mg(537.4min vs 259.2min vs 206.8min,P<0.001),延缓胃排空作用显著强于利拉鲁肽,显示了利司那肽控制餐后血糖的优越性[5]。这可能与利司那肽结合GLP-1受体紧密性更强有关。

因此,对于不同糖尿病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

 

参考文献: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8):633-636.

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年,26(5):353-361.

利司那肽产品手册.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 10(1): 4-67.

Diabetes Care. 2015, 38(7):1263-1273.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