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安宁缓和医疗健康论坛——我的舒适与照料成功举办

2021-02-01作者:肿瘤小编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10月31,安宁缓和医疗健康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推出的2020年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也是(雁栖湖)健康发展论坛2020的分论坛之一。论坛结合今年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的主题——我的舒适与照料(My Care, My Comfort),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和临床医护,总结、探讨、分享在实践安宁疗护护理与居家照护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内安宁缓和医疗工作的开展。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王瑛女士为本次论坛致开幕辞。她表示生命末期的“舒适照料”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本次论坛的宗旨就是要促进中国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照护服务,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在他们生命末期可以有这样的选择,我们也能够提供这样的支持与帮助。


1.png图丨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王瑛

 

在接下来的主题讲座环节,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永毅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安宁疗护护理的发展情况。她指出,照护质量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患者的感受,但从我国现状来看目前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主要体现在对于患者自身感受的了解和缓解不足。面对这一问题,教授认为需要从五个维度建立科学、全面发展的体系,包括发展临床护理、开启人才培养、开展学科建设、注重科研学术、加强安宁疗护的管理。通过全方位发展体系的建设,依托国家的政策扶持,我国的安宁疗护工作将大有可为。


2.png图丨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永毅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全民生命末期品质照护(QELCA©)中英联合培训中方执行主席宁晓红医生与英国圣克里斯托弗护理院教育高级研究员Liz Bryan女士向大家介绍了QELCA课程的全球发展和中国实践。宁晓红医生指出,目前安宁缓和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可以提供的服务却相对有限。为了解决这一缺口,加速培养专业人员至关重要,高效高质的安宁缓和医疗培训应该是系统化、具有阶段性的,按照基础-中级-专业的层级逐渐递进。在基础的层面,负责日常生活起居和简单问题处理的社区、家属以及志愿者占很大比重,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把他们纳入培训范围内。在专业领域,需要设置专科教学,保障充足的课时,按照集中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进行推进。


3.png左图:英国圣克里斯托弗护理院教育高级研究员Liz Bryan

右图: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中英联合培训中方执行主席宁晓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于世英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护士:缓和医疗团队核心成员。她指出在安宁疗护团队中,护士是照护的核心,是照护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根据国际死亡质量指数的评定当中,护理质量是死亡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但是人才缺口这一问题在护士当中也非常严重,所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大多数护士都忙于治疗性和事务性的任务,反而缺乏时间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交流关怀。针对此现象,于教授强调在增加护士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胜任能力,培养护士全面关注患者需求的意识。除了诊疗方面和身体的舒适度外,患者的社会和心理需求也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4.png图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教授于世英

    

    邯郸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老年病科程爱花主任医师以及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明辉副主任医师则分别从综合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这两个角度,为大家介绍了目前我国居家安宁照护服务的发展情况和经验总结。通过开展居家服务,医护人员上门诊断评估患者的状态,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完成对患者的护。此类服务包括止痛、症状的缓解和处理、情绪心理的疏导,以及为家属提供的丧葬准备和哀伤辅导等。提供居家服务的团队都是非常多样化的,除了全科医生和护士,还包括麻醉止痛科、中医、康复科、营养科以及志愿者们。


目前,邯郸市和蒲黄榆社区的居家照护服务都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流程,并且各有特色。程爱花医生充分利用了空置的急救车资源和综合医院多科室的特点,灵活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同时,程医生也积极联合各地村医推动居家安宁服务的普及,逐步扩大服务的辐射范围。王明辉医生的团队则建立了三级联动体制,由熟悉居民情况的居委会负责服务登记、社区医院进行上门评估与照料、联合协和医院团队理急症重症患者。两位医生也就一些共同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居家治疗的风险管理和法律保障、统一的收费标准、各级单位之间的联动以及相关的培训课程等等。这些建议的落实能够推动居家安宁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划出了重点。


5.png左图:邯郸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老年病科主任医师程爱花

右图: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明辉

 

    在论坛最后,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马晓力女士为《中国缓和医疗发展蓝皮书2019-2020作预发布。她在发言中说道,为能在新起点上推动我国缓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客观反映其发展历程和现状,创建有共同语境的合作平台,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2017年启动了“中国缓和医疗发展蓝皮书”项目,邀请业内多位专家学者协力共。本书由韩启德先生、巴德年先生和胡定旭先生作序,包括主报告六章,分报告13篇,共计20余万字,将于202011月正式出版并对外发布。


6.png图丨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马晓力

 

    本次论坛至此圆满结束。通过探讨政策背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展望,在进一步普及安宁缓和医疗的同时,也为其接下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安宁疗护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人文关怀。安宁缓和医疗的蓬勃发展预示着离实现健康中国更进一步,也是整个社会对个人尊严的肯定与认同。

 

7.png图丨与会领导及嘉宾合影

8.png现场参会观众认真聆听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