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佘丹阳教授:
首先,尿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不等于感染MRSA。尿路感染的诊断,第一是有症状;第二,尿白细胞有明显的异常;第三,尿培养的菌落数要达到一定的标准,通常是10万/ml以上。只有满足这3个条件才考虑感染,尿培养出来的细菌,才考虑是感染的致病菌,需要去治疗。
其次,如果是MRSA感染,青霉素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药物、克林霉素,都不是理想的选择。因为MRSA是对耐酶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青霉素酶抑制剂是无效的;如果是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而不是社区获得性的MRSA感染,通常来说克林霉素也是耐药的,所以也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氟喹诺酮类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国家的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通常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也是比较高的,即使某些喹诺酮类药物在尿里面的浓度很高,也解决不了尿路MRSA感染的问题。所以当有明确的感染症状,并确定是MRSA感染时,我们应该有其他更多更好的选择,而不应该只考虑这几种抗菌药。
佘丹阳教授:
如果已经放置引流管,考虑是生物被膜相关的感染。建议选择糖肽类药物,这类药物在尿中的浓度非常高,应该说是最理想的。另外,如果是植入了双“J”管之后发生的感染,并且是长期的感染,那么可能需要换掉管子,不然抗菌药的作用会被生物被膜干扰,很难彻底将细菌清除。
指导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 佘丹阳
以下精彩问答在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点击下图,查看既往精彩问答梳理,都是干货哦~
获取所有直播链接
免费干货定期分享
享优先解答——
保存图片-微信扫码
欢迎加入“感”问“感”答交流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