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可导致骨髓衰竭、溶骨性病变、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障碍及早期死亡。约90%的患者在初诊时即存在原发性染色体异常,而疾病进展过程中亚克隆中次级基因组缺陷的累积,会进一步驱动肿瘤进展。其临床异质性突出,终末期恶性病变多由无症状前驱阶段逐步演变而来,包括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和冒烟型骨髓瘤(SMM)。极少数情况下,MM会出现髓外浸润,在初诊时发生率约为1%~2%,更多见于多次复发患者1。过去十年间,MM潜在生物学机制及自然病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蛋白酶体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的应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2。尽管如此,MM目前仍无法根治,患者1年生存率约为80%,5年生存率为50%,10年生存率为30%3。
B细胞成熟抗原(BCMA),亦称TNFRSF17或CD269,作为一种高选择性表达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对长寿命骨髓浆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2。在MM的恶性转化进程中,BCMA的异常高表达可驱动肿瘤细胞增殖与免疫逃逸,其表达水平从MGUS、SMM至活动性MM呈逐步上调趋势,且与疾病侵袭性及不良预后显著正相关。由于这些特性,BCMA已成为MM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并显示出评估肿瘤负荷、预测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的潜力4。
在此背景下,为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规范化水平,推动靶向治疗等创新方案的临床合理应用,中国医学论坛报策划并发起“髓愈视界——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管理与进展交流”系列会议。第四期会议将于10月20日线上举行,会议聚焦BCMA靶向疗法的临床实践,深入探讨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等疗法的应用策略,系统解析眼部毒性等特殊不良反应管理路径,分享MM全周期治疗管理经验,通过专题讨论与临床案例解析,促进学术交流,规范临床实践,最终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结局。
会议日程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9:00-20:35
会议形式:线上直播
观看方式: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参考文献
1. Clarke SE, Fuller KA, Erber WN. Chromosomal defects in multiple myeloma. Blood Reviews. 2024;64:101168.
2. Shah N, Chari A, Scott E, Mezzi K, Usmani SZ.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 in multiple myeloma: Rationale for targeting and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 Leukemia. 2020;34(4):985-1005. doi:10.1038/s41375-020-0734-z
3. Nandra TK, Devi A, Jones JR. Multiple myeloma: What a non-haematologist should know. Clin Med (Lond). 2022;22(3):230-233. doi:10.7861/clinmed.2022-0144
4. Yu B, Jiang T, Liu D. BCMA-targeted immunotherapy for multiple myeloma. J Hematol Oncol. 2020;13:125. doi:10.1186/s13045-020-00962-7
GSK参与本材料的制作, 本材料的目的是科学交流,可能包含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或有关药品未在中国获批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适用人群。GSK只推荐已批准上市的药品按中文说明书进行处方。仅供医疗保健专业人士阅读。
NX-CN-MMU-AGND-250053
有效期至 2027年 10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