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的秋天,叶子(化名)正式踏入社会。正在工作中的她,突然接到血站中心打来的电话,谈话结束后,她彻底懵了。
“你的血液有些异常,建议去青岛市疾控中心检测。”
检测的最终结果发现,叶子感染了艾滋病毒。
23岁的她,对艾滋病知之甚少,只听说过艾滋病是绝症,那一刻她认为自己已经命不久矣。
18岁之后,叶子一直坚持每半年献一次血,2019年秋天的献血,成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确诊后的一段时间里,叶子一直处于混混沌沌的状态。那时她最怕晚上,经常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无缘无故感染艾滋,又不敢跟任何人倾诉,十分崩溃。
“为什么偏偏是我?我没有结交乱七八糟的朋友啊……”
这时,她想起了前男友。叶子大二时交了男朋友,在他们交往期间,男友曾出过国。“我后来就给他打了电话,他去做了检测,结果确实是阳性。”
她甚至想过自杀,连遗书都准备好了,但又放心不下逐渐年迈的父母,最后放弃了这个念头。
幸运的是,就在感染艾滋病的第二年,叶子逐渐调整好心态,积极参加防艾活动,并在一次活动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一位因医疗事故感染的病友)。
婚后不久,叶子生下了一位健康的宝宝。除了需要定期检测,其他与普通小朋友并没有什么不同。
1
艾滋病患者有资格恋爱生子吗?
看完叶子的故事,可能有人会疑问:艾滋病患者本身就是传播源,如果结婚、生子,那病毒不会传染给家人吗?
其实结婚并不是使艾滋病蔓延的途径。
婚姻法中规定:患有医学上不适合结婚的病种的人不能结婚。而艾滋病并不在列。《艾滋病防治条例》中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所以说,只要艾滋病患者在结婚前已经向伴侣表明了自己是感染者,且双方是自由意愿的,并保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艾滋病患者仍拥有结婚的权利。
除了结婚,艾滋病患者生育也是法律所允许的,通过先进的医学手段,可以有效避免母婴之间病毒传播。
2
艾滋病患者,如何生下健康宝宝?
艾滋病感染者的生育困境在医学上已经不成为一个问题,但是需要做特殊的措施。
孕前准备:有计划要宝宝的夫妇在怀孕前,一定要接受艾滋病的咨询和检测,避免非意愿妊娠和分娩,为孕育健康宝宝做好充分准备。
孕期检测与保健:艾滋病孕妇患者一般在14周开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艾滋病检测和药物治疗。特别注意的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间越接近分娩时间,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越高。
预防用药:分娩前要提前住院待产,接受安全的助产指导。在宝宝出生后,也要第一时间进行药物预防,一般是在宝宝出生6小时之内服用抗病毒药物。
产后合理喂养:母乳喂养是传播病毒路径之一,感染艾滋病的妇女生产的婴儿,都不应由产妇本人哺乳,产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人工喂养方式。
3
比艾滋病更可怕的是“偏见”
艾滋病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也因为这样,许多民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存在着偏见。
偏见1:拥抱、握手、共同进餐会感染艾滋病。
事实上,这些亲密的互动并不会传播感染病毒。但是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针头或是用未消毒的纹身设备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偏见2:同性恋就是艾滋病。
同性X行为更易感染艾滋,但同性恋和同性X行为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两个都是阴性,他们是不会互相传染的。事实上,根据最新的艾滋病调查数据,异性恋感染者的数量是更多的,但是人们却不会将依赖性等同于艾滋病,一样的道理。
偏见3:得了艾滋病就是死路一条。
艾滋病早已不是绝症,以现在医疗技术的发展情况,尽管暂时还没有办法完全治愈艾滋病,但是只要按照医生嘱咐好好吃药,就可以长期把这个病毒抑制住,当成一种慢性病进行管理,其寿命也不会受很大的影响。
当记者采访叶子时,叶子的表情很是幸福。随着艾滋病毒知识的普及,她的父母、公婆亲戚都特别理解和包容。每一个艾滋病患者都有追求结婚生育的权利,但前提是不能隐瞒病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各种准备。
来源:39健康网
猜你关注:
高考学霸得了艾滋病!转发提醒所有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孩子们!
62岁老头腹泻发热,被确诊艾滋病,经常跟“女伴”去跳广场舞
为什么人类一直无法战胜艾滋病病毒,因为它……
声明:壹生转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有违规或侵权,请联系zhangyl@cmt.com.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查看更多